【甘快看】戈壁滩上有支“飞天警队”

来源:甘肃民航 2025-09-09 09:33:38 浏览量:

“飞天警队”开展常规升空巡防。

9月4日,位于我省最北端中蒙交界的马鬃山镇,北风呼啸。

伴随着轰鸣作响的桨翼转动声,3架警用旋翼机宛如苍鹰飞过G7高速路上空,飞往戈壁深处,开展又一次的常规升空巡防。

马鬃山边境管理区面积2.6万平方公里,且多为戈壁荒漠,地广人稀、管控难度大。如何破解这一服务管理难题?

甘肃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给出答案——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探索使用旋翼机,构建无人机巡防“空中管”和电子围栏、“鹰眼”、雷达预警“面上控”的立体化边境管控格局。

这支属于全国移民管理系统的首支旋翼机队成立于2020年7月。成立之初,民警殷翔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在陕西宝鸡接受了为期6个月的系统培训后,以单人飞行科目90分的优异成绩顺利结业,成为第一批旋翼机飞行员。

殷翔做飞行前准备。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摄

“旋翼机操作相对灵活,但想冲上云霄,也绝非易事。”殷翔说,之前的一次飞行经历,让他至今心有余悸。

刚开始驾驶旋翼机时,殷翔与队友前往明水方向巡逻,突然头顶螺旋桨传来一声异响,他瞬间大脑空白,害怕旋翼停转、脱离。几秒后,殷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调整心态,降下速度、调整高度,同时寻找空旷区做迫降准备。最后,旋翼机有惊无险降落。

“避免侥幸心理,安全谨慎飞行。”之后,殷翔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更加认真地学习飞行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措施。在他的飞行笔记上,记录了上百页旋翼机操作驾驶技巧和方法。如今的殷翔,已能从容应对不少复杂场景。截至目前,他顺利完成450多小时、3600余次的安全起降,已成为“飞天警队”的王牌飞行员,并获“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百名岗位建功新警标兵”荣誉称号。

殷翔和队友开展空中巡防。

不只看上去“酷炫”,“飞天警队”的战斗力更体现在及时查处突发警情上。

“呼叫地面控制指挥中心,001号旋翼机报告,发现两名不明人员驾驶铲车正在挖掘作业,请指示……”在执行空中巡防任务时,殷翔和队友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将信息报告至酒泉边境管理支队前线指挥部。

经研判,支队迅速派出民警赶往事发现场,当场查获正在违法开采作业的嫌疑人2名和设备,并循线深挖抓获同伙3人。经讯问,5名嫌疑人对偷挖盗采矿产资源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马鬃山边境管理区地域辽阔,信号盲区较多,若出现突发情况,搜救难度比较大。驾驶旋翼机巡逻效率高、速度快、范围广,解决了步巡、人巡的短板,更大程度释放了警力,提高了效率。”殷翔说。

忠诚无畏、苦练精飞,这是“飞天警队”建立之初就确定的警航精神,也是殷翔和队员们的青春写照。截至目前,“飞天警队”已累计安全飞行1600余小时,起落架次8600余次。经多次实测,利用旋翼机进行空中巡逻用时对比地面巡逻缩减了70%。

“飞天警队”队员开展飞行检查。(文中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飞天警队”的组建是甘肃边检总站科技兴警、打造智慧边境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甘肃边检总站以旋翼机试点应用为切入口,逐步为基层执法执勤单位配齐配强现代化大型查缉处置装备,补充监控预警设备,加快技防设施建设和数据融合应用,全面推进“数字边境、智慧边境”建设,以“科技兴警”释放基层警力资源,推动边境管理提质增效。


记者:石丹丹

来源:新甘肃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