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植于水体周边的湿生植物可净化水体,乔木和灌木的种植与风向、高差、视线等元素相契合,雨水花园和生态草沟让科普基地的绿植兼具生态价值和景观美学……这些都是未来骑龙科普基地的亮点。
骑龙科普基地效果图
10月30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了解到,由高投集团下属建设公司组织实施的骑龙科普基地已于日前正式开工建设,预计明年5月完工。该基地依托骑龙净水厂地面景观,紧扣科普元素,以亲子参与为特色,寓教于乐。
骑龙科普基地效果图
据介绍,该项目位于成都高新南区大源西组团,西至昆华路,东至规划道路,南至城市主干道天府五街,北侧衔接骑龙净水厂地面综合楼办公区展馆,并将新建一座约81米的景观人行天桥衔接展馆与骑龙中水湿地公园,整体形成净水科普环线。
该项目景观总面积49336平方米。为实现因地制宜、科学布局,高投建设公司结合项目现场建设限制条件,充分考虑场地覆土条件、整合科普场景及自然环境,探索出一系列巧招妙招,从生态功能、植物特色、空间布局等方面塑造功能多样、体验舒适的科普基地场所。
骑龙科普基地效果图
设计理念上,项目以“一滴水在自然界的旅程”为主题,场景化还原和展示“净水溯源—蓄水筑园—涵水成林—节水涓流—用水知途—净水展示”等6个不同的水资源场景,探寻一滴水的奇幻冒险。同时,植入交互设施、科普及消费场景,串联科普板块,借助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增加场景叙事性,实现“可进入可参与”的水环境保护场景化沉浸式科普路线。
骑龙科普基地效果图
记者了解到,植物的特色和外观的优化是该项目的两大亮点。由于科普基地位于骑龙净水厂和骑龙中水湿地公园,周边的湿生植物对水体发挥着净化的生态功能。根据这一“基因”,在建设基地时,不仅结合水体周边种植湿生植物,还将乔木和灌木根据风向、高差、视线、场地主题等要素进行分区种植,同时结合海绵城市生态理念,在汇水场地布置雨水花园和生态草沟,具有较高生态价值和景观美学。
骑龙科普基地效果图
在优化设计上,则针对高出地面的地下设施构筑,基地通过延长科普游线,实现了地面障碍的避让。比如在西南侧打造以雨水花园为生态主体的自然湿地,对除臭风塔进行景观化装饰和林阵围合,将中轴采光井尽量涵盖在水体之中,并在核心聚集处形成观赏水面;在障碍物较少的空间中布置活动场地,空间布局更为合理舒适。
目前,项目现场已完成施工准备,正在进行场地回填、平整,下一步将实施游步道基础、绿化施工造型,预计将于2024年5月完工呈现。骑龙科普基地建成后,将实现人文科普活动、生态环境营造和社会公共设施和谐共存,主题特色与城市环境展示共融。
文字:郑其
效果图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袁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