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11月4日,成都高新区肖家河街道举行了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为题的垃圾分类亲子活动。通过创意绘画、制作手工贴画、垃圾分类体验、知识宣讲等方式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培养孩子从小养成垃圾分类意识和垃圾分类习惯,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绿色环保的“种子”,促进形成环保意识与绿色生活方式。
活动现场
在新北社区,工作人员结合生活实际介绍四色垃圾桶的区别及使用方法,让孩子和家长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垃圾分类,帮助大家巩固学到的知识。
“鱼骨头是什么垃圾?应该扔进什么颜色的桶里?”参与活动的小朋友认真辨别着桌上摆放的各种垃圾,在家长的陪伴下,有序将垃圾投入正确的垃圾桶里,在轻松有趣的游戏氛围中,学会辨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
一起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随后,社区工作人员简明扼要地向大家讲解了此次垃圾分类创意趣味手工的制作流程,并将准备好的DIY手工材料一一交到家长和小朋友的手中。家长孩子齐动手,相互配合,一幅幅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贴画相继完成。
“这样的活动可真好真有趣,我们带着小朋友不仅学会了垃圾分类知识,还学会了做贴画,同时也增进了亲子感情,简直是一举三得。”市民周小蓉说。
在新光社区的垃圾分类亲子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为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孩子播放了垃圾分类宣传片,开展了垃圾分类知识宣讲。宣讲内容包括介绍垃圾分类的背景、意义和方法,解释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定义,并提供实用的垃圾分类技巧和实施建议。
亲子一起完成创意绘画
随后,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垃圾分类的创意绘画,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孩子们了解到生活垃圾分类的好处和意义,提高孩子和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宝贝,刚刚听了阿姨的介绍,你知道我们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分为哪几类吗?”市民陈勇辉一边和孩子互动,一边帮助孩子完成创意绘画,“我们回家后要告诉其他人自己学到了什么知识,以后生活中要怎么实现垃圾分类。”
文/图:王雯丽
部分图片由受访街道提供
编辑: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