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刚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今年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如何赓续科学家精神、培育两弹一星接班人成为教育的时代课题。
为进一步弘扬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深化中小学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6月19日下午,以“赓续钱学森精神,培育两弹一星接班人”为主题的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现场分享会暨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航天科技节活动在该校举行。钱学森之子、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馆长钱永刚走进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与师生共话科技与未来。
讲座现场
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学家,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和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也是中国科技事业的奠基人和领导者。据了解,成都高新区为科技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优越条件,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的学校,其中,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以科技教育特色著称,并设立了钱学森班。
合唱表演
活动伊始,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钱学森班学子齐唱《飞翔的路》,以悠扬的歌声致敬钱学森先生。在主题分享会上,钱永刚谈到,钱学森先生等老一辈科学家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投身于国家的导弹、火箭、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工作,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卓越成就,彻底解决了中华民族在国际上受制于人的问题。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钱学森班的成立,正是为了继承和发扬这种科学家精神。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已取得显著成绩。
钱永刚接受聘书
活动中,钱永刚为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校长张平福颁发了“钱学森科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聘书。据张平福介绍,自2021年6月,钱学森班在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落地后,学校秉承“集大成,得智慧”的教育理念,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实现文理兼修、融会贯通,让学生全面发展。
在课程体系方面,学校已经构建了完善的课程架构体系和图谱,并将其运用在日常教学中;在家校协同方面,学校成立了立人家长学院,以钱氏家族的家训为指导,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此外,学校还积极探索以科学家精神滋养学生成长,通过共读钱学森相关书籍、开展科学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未来,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将继续深化科学家精神进课堂、进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其融入日常教学实践。”张平福说。
活动现场
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彭岚表示,电子科技大学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探索构建“幼小初高大一体化”,贯通育人格局,主动参与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以科学教育为主线,致力于为基础教育提供丰富实用的科普启蒙。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由电子科技大学与成都高新区联合创办,以打造高品质现代化科技中学为目标,经过15年的发展,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在机器人、信息学等科创领域成果突出,被评为省一级示范校,并荣获多项荣誉。
在嘉宾交流互动环节,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还围绕如何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热爱科学的同学们
活动最后,以“航天精神薪火传·科技创新向未来”为主题的电子科技大学实验中学航天科技节活动正式开启。来自高2022级和2023级的学生们以年级为单位,现场组织展示了水火箭发射。
随着“嘭”的一声,装了水的“火箭”凌空飞起,冲上天空,瞬间就变成了小黑点。伴随着降落伞打开,火箭缓缓落地。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他们的航天梦也起飞了。“我想当科学家”“我想当工程家”“我以后要参与建造真火箭……”孩子在科技实验中体验到探索的快乐,也立下了自己的志向。
“传承和发扬钱学森精神、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钱永刚先生的到访是一次宝贵的机会,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和传承钱学森先生的崇高精神和伟大理想。期待钱学森精神在新一代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未来培养出更多忠于国家、勇于创新的科技领军人物。”成都高新区教育文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文字:向晨晨
图片:梁磊
编辑:向策
校对:申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