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间的长河里,一切都会过去,就像之前的那些年一样;但每一年也会发生些什么,给大家留下一些独特的记忆。
已经过去的2024年,我们面对世界格局的动荡与重塑,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遇见世界性的经济下行周期,努力推动更多有效投资加速落地;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而所有的大事件、大背景,亦投射到每一个区域、每一个社区、每一个企业和每一个个体上,呈现出更为可感、可知、可及的变化,让人们在如水的日子里,书写下一些属于自己的点滴。
这是我们推出成都高新区“微观编年史”的第8年。在过去一年里,我们继续用心观察,以文字记录、用镜头留痕,捕捉3个点位的各种变化,并从中感受这片区域、这座城市的奋进与奔跑。即日起,2024年的“微观编年史”将与您见面,敬请垂注。
成都高新西区“5+2”区域:
因“屏”而聚 重点片区建设加速推进
在成都高新西区有一片特殊的区域,它北接郫都区、南至温江区、西邻德源菁蓉镇、东靠合作街道,并逐渐发展成为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天环保等高端制造产业的重要聚集地。同时,它有一个特殊的名字——“5+2”区域。
从2012年至今,随着京东方B16、华为成都研究所、奕成科技、辰显光电等重大产业项目的落户,这个面积仅有7.2平方公里的区域已经完成了从蹒跚起步到自由奔跑的过渡,成为成都西部战略高地内一块重要的发展区。
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聚集区之一,43平方公里的成都高新西区,承载着英特尔、富士康、京东方等龙头企业,而“5+2”区域就置身于这片热土之中。
在日前举行的2024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成都高新区热度颇高:签约落地两个高能级项目——总投资8.78亿元的江西沃格光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AMOLED显示屏玻璃基光刻蚀精加工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的德国梅塞尔大宗气体供应配套项目;区内企业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点亮”中国大陆首条TFT基Micro-LED量产线,并发布了新一代88英寸P0.5TFT基Micro-LED拼接屏……
2024年,成都高新区围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扎实推进“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在7.2平方公里的“5+2”区域,随着京东方第8.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项目的破土动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不断集聚,正为这片土地注入新动能。
各大项目建设现场热度不减
众多项目因“屏”而聚
“世界柔谷”初现雏形
隆冬时节,寒意渐浓,成都高新西区的各重大项目建设现场热度不减,各项目方都在抢工期、保进度、忙施工。其中,位于“5+2”片区最西边的京东方第8.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项目更是备受瞩目的行业焦点。记者在现场看到,厂房主体外立面已基本完工,工人们正进行内部装修,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预计到2025年3月,项目将进入下一阶段。
时间回溯至2024年3月,作为四川省迄今投资体量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也是国内首条、全球首批高世代AMOLED生产线,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正式启动建设。该生产线总投资630亿元,设计产能每月3.2万片玻璃基板,将成为全球技术最先进、产能最大的中尺寸OLED显示器件生产基地。
从2023年11月的“重磅官宣”,到次年3月的破土动工,京东方第8.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项目仅用了短短3个月的时间,便实现了从招引到开工的飞跃。3月奠基,9月提前封顶,项目高速推进的背后,是京东方强大的执行力,更映射出成都高新区在围绕产业“建圈强链”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巩固提升企业服务质效方面展现出的坚定决心和澎湃动力。
京东方第8.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项目内部
事实上,成都与京东方渊源颇深。早在2007年9月,京东方4.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落地成都高新区,这是京东方在京外的首条产线;此后,京东方第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项目(B7)、京东方AMOLED工艺技术测试中心、京东方智慧系统创新中心、京东方成都车载显示基地等项目先后在成都高新区建成投产及落地,显示出京东方对成都和成都高新区的坚定信心。
京东方这一链主企业17年来的持续加码投资,带动了更多上下游企业入“圈”。刚刚在2024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签约落地的两个高能级项目,均为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的定制化配套项目。而两大项目落户的背后,是成都市、成都高新区为京东方项目做强支撑付出的努力。
“近年来,成都在新型显示领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秦向东表示,随着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等项目在成都、成渝地区的建成投产,京东方有信心助力成都打造更高能级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在5+2区域的另一端,以建设“高新区新型显示高品质研创园”为目标、以光电显示为主导产业的光显柔谷研创园正加速成型成势。不久前,由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球首条TFT基Micro-LED生产线便在这里点亮投产。
专业化的园区不仅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必要载体空间,也能进一步促进产业资源的集聚和高效利用。光显柔谷研创园在规划之初,便精准定位于为光电显示类企业提供专业适配、灵活高效、经济集约的研发生产空间,打造高品质的新型显示专业园区。
辰显光电Micro-LED生产线项目
以辰显光电Micro-LED生产线为例,为保障项目顺利落地,园区针对其生产需求进行了“量身定制”的全程“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压缩建设周期,进一步抢占市场先机。
“我们始终遵循‘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的原则,通过深入沟通入驻企业,提前规划了用电需求、楼层高度、承重能力等关键要素,并为主要生产流程预留了充足的管网空间,实现了工期缩短和成本控制的双赢。”园区运营方成都高投电子信息产业集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的“5+2”区域,依托京东方等成都新型显示链主企业,实施靶向招商、以商招商、平台招商、场景招商、链式招商。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和项目因“一屏之缘”而汇聚,推动着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与下游不断趋于完善,“世界柔谷”的雏形初现。
积极回应居民诉求
职住平衡特性更加显现
早上7点46分,一辆公交车驶入康强四路,停靠在云芯学校门前。随着车门打开,学生们在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下有序下车,待最后一名学生进入校园,公交车调转方向,缓缓驶离。
这辆公交车是云芯学校专属定制的“通学专线”。
成都高新云芯学校
成都高新云芯学校位于“5+2”区域的核心地带,斜对面是华为成都研究所和京东方两大科技巨头企业,距离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有几公里。自2022年启动首届招生以来,已吸引许多重点企业及高层次人才子女就读。
但随着就读学生数量不断增加,“通勤距离长,接送不便”的呼声逐渐增大,现有的定制公交线路无法很好满足居住在郫都区学生的通勤需求。2024年9月,学校管理团队在校内广泛收集意见,并与街道社区代表一同多次前往成都公交公司沟通协调,实地勘探路线站点,成功于10月底开通了这条“通学专线”。每天早上7点,专线客车准时从犀浦站出发,并于7点40-50分到达云芯学校。
云芯学校内部
“学校离企业很近,为周边企业员工解决了孩子的教育问题。‘通学专线’的开通,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学校为了回应我们的诉求所作的努力。我的孩子刚读一年级,等开春升温了,我也想让孩子乘坐‘通学专线’上学。”学生家长罗女士告诉记者。
云芯学校“通学专线”的开通,只是该片区聚焦居民诉求、提升宜居属性的一个缩影。
成都高新西区充分提升宜居属性
与云芯学校一街之隔的高投·俊悦府人才公寓,已经完成项目主体建设,一批次销售的房源预计将于2025年上半年交付。同时,项目自身配套的约6600平方米社区商业以及邻近约5500平方米社区商业、约20000平方米的滨水商业,将充分满足居民生活日常所需。
坐着舒服、看着养眼的小座椅,休憩坐凳与遮阴凉亭巧妙结合,高饱和度的黄色与橙色相碰撞……作为成都高新区“美丽街区”四个重点打造片区之一,合庆里商业街区也“上新”了一批特色城市家具,通过灵活规划街区室外空间,将成都高新西区的城市基因、生活情景和商业空间有机融合,为年轻人构建一个更松弛、更年轻、更新鲜的“室外会客厅”。
记者了解到,为突出“产城融合、宜业宜居”基本功能,2024年,成都高新区加快推进项目策划和实施,布局推动高新西区功能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实现增长,新开工天健路长跨线桥等15个项目,在建西区体育公园西南侧保障性租赁住房等15个项目。
一系列高颜值的生活配套设施共同构建起一个高品质生活空间,使得成都高新西区城市品质高端、服务功能完备、宜业宜商宜居的特质更加凸显。
身着“红马甲”的李雪松
成都高新区西园街道天全社区工作站党委委员 李雪松:
以高质量安全护航片区的高质量发展
12月27日早7点30分,身着“红马甲”的李雪松和几位综治队员一起,来到云芯学校门口维持上学秩序。待到乘坐“通学专线”的学生安全进入校园,李雪松回到自己车上,叫醒了正在补觉的儿子,也将他送进了学校。
9点,李雪松换上了“高新应急”的马甲,前往学校附近在建住宅项目的售楼部开展安全检查,并叮嘱物业负责人员加强电力方面的隐患排查。
11点,在京东方第8.6代AMOLED面板生产线项目施工现场,李雪松与街道服务专班成员一起参加了一场关于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的会议。
一直忙到下午1点,李雪松才回到单位,匆匆吃完已经凉透的饭菜后,又赶赴下一场工作安排的所在地。
李雪松在工作中
这是李雪松日常工作中的一天,也是他重复了十几年的普通一天。“片区的基建越来越完善,我的孩子也在这里读书,我在感受到片区变化的同时,也感觉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李雪松告诉记者,西园街道天全社区工作站改组成立于2020年1月,辖区面积8.2平方公里,覆盖高新青年公寓5号、6号、7号、8号苑,有华为、京东方、无线通信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等企事业单位。
“街道有近一半在建项目都在我们社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重大项目,这要求我们更加细化地开展安全工作。”过去的一年中,李雪松印象最深的还是京东方项目的高速推进,“项目建设现场一天一个样,其中也有我们的一份付出。”李雪松说,作为社区工作人员护航项目建设一年来,他与项目部的工作人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很是期待项目正式建成投产的那天。
在他看来,虽然工作任务重,肩上的责任在不断增加,但也很有成就感。“新的一年,我将继续为片区发展把好安全关,用实际行动为企业员工营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以高质量安全护航片区的高质量发展。”
视频:彭伟
文字:黄启恒
图片:郝文辉
制图:韩尘字
编辑:向策
校对:申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