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溪街道天华社区北以绕城高速为界,西以天府大道为界,东、南以锦江为界,总面积约3.45平方公里。由11个小区、2所学校、3个公园、4个软件园区及世纪城国际展览中心组成。辖区企业约 1185家、商铺516家,常住人口2万余人、流动人口5万余人,共计服务人口约7万人。
天华社区曾先后荣获成都市百佳示范社区、成都市群众之家十佳社区、成都市首批外籍人士之家、AAAAA级成都市模范劳动关系和谐单位、成都市新时代文明示范点位、成都市“十佳志愿服务社区”、成都高新区最具示范力社区、成都高新区首批智慧社区等殊荣。
人来人往的世纪城会展、科技创新的天府软件园、活力迸发的桂溪生态公园、信步闲适的府河边……在成都高新区桂溪街道天华社区,幸福在细节中、在民生中。2024年,天华社区以“幸福三区”为社区品牌IP,着力打造特色幸福展区和幸福园区、共创和谐幸福院区,在创业环境更加优渥便利、大型展会更加丰富多彩、生活更加方便舒心等方面,都让市民可感可及。
糖酒会、天府国际书展、汤尤杯、百花奖……一年中的点滴日常,都在诠释这个社区的闲适与安逸。在天华社区,不仅有着近悦远来的安逸巴适,更有着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这里立说立行、实干实效、追求卓越,这里快慢有序、动静皆宜、宽窄相融,这个魅力无限的社区正因多姿多彩而幸福满满、日益焕新。
用心用情的温暖以待
助力辖区企业快速成长
在天华社区,幸福是一种细腻而深刻的体验,它不仅体现在政策的温暖和企业的活力上,更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和互助精神中。
2024年9月以来,成都常态化推进“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下大力气解决企业在融资、成果转化、生产经营等方面的难题。3个多月时间里,天华社区在桂溪街道“日访企业”行动号召下,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一对一深入了解企业的困难及需求,线下实地走访辖区企业30余家,共收集企业困难30个、现场解决27个,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社区还建立了“政企微信群”,24小时听取企业意见、研究解决问题。
成都卓拙科技有限公司
成都卓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拙科技”)战略合作部卢女士就有着“立刻有回应”的经历。她在提出希望社区提供更多员工文化活动、职工子女就学政策等需求后,迅速得到了社区的回应。作为企业和政府之间的“牵线人”,她感受到了更多政企互动、贴心服务,“成都高新区各部门、街道和社区先后来到公司走访,主动问询我们的需求,让工作更加高效,也解决了许多后顾之忧。”
卢女士对于这样的“高效服务”有着深刻的感受。“在成都高新区是没有信息壁垒的,无论是项目申报还是政策补贴,我们都能随时找到对口的工作人员或对接人。社区和街道还会主动提醒我们及时申报,确保企业享受到各项优惠补贴政策。”
卢女士所在的卓拙科技,是成都高新区众多创新创业者们成长、发展的一个缩影。十几年前,几个还未毕业的学生凑在一起,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的校园里,成立了E++工作室,这便是卓拙科技的前身。十几年后,在成都天府软件园,卓拙科技已经成长为一家成熟且“小而美”的公司。在这个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团队里,“驱动世界互联”从始至终都是他们的目标。
卓拙科技的办公室
在天府软件园D7大楼里,卓拙科技的办公室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走进办公区,“冲锋舟”的造型象征着团队拼搏奋进的姿态,办公区和各类功能区布局在两侧,简洁的蓝白色调凸显了科技感。公司文化则和公司名字一样,在“追求卓越”和“抱朴守拙”之间抵达一种和谐与平衡。
企业在一个城市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社区和园区为他们提供了许多工作和生活上的便利,包括创业课堂、政策补贴等。每逢佳节,天华社区还会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拉近员工之间的距离,让企业员工在社区这个“家”里感受到幸福和温暖。
“每天上下班,我都有这样一种感受:我不是打工,而是来做一件很厉害的事情的。”卓拙科技AI事业部战略合作总监袁女士表示,她对职场的期待和热爱都在这份工作中收获了双向奔赴的满足。“作为职场人,我们对于工作环境、用餐、出行都是充满期待的。一旦生活上的压力减小了,大家就能留出更多的时间去专心研发工作。”
“从一个仅有7名大学生的小团队成长为有百人的精英团队,从天府软件园的一间工作室到现在的400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公司在成都高新区获得了快速成长。”卢女士告诉记者,作为一家在成都高新区土生土长的科技公司,这里舒适的工作环境、高效的办事流程、蓬勃的创业氛围都是企业茁壮成长的养分,而企业的气质、节奏和底蕴,也早已与这片区域相融。
近悦远来的安逸巴适
成为成都对外开放的窗口
有朋自远方来,是成都开放的缩影。每一个来到成都的人,都很容易被这里的生活气息和暖心服务唤起无限亲切感。
作为众多大型活动的官方接待酒店,近年来,位于天华社区的成都世纪城天堂洲际大饭店、成都世纪城假日酒店,以高标准、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展现了成都的热情好客和专业服务。
2024年的“五一”假期前,恰逢成都2024汤尤杯在成都高新区揭幕,一场别开生面的“春约锦城·羽落蜀都”世纪城夜市也同步开启。“世纪城夜市不仅为酒店客人带来了新鲜的体验感,更有亚洲羽联代表、新加坡羽联代表和多国运动员等前来打卡,并给予高度赞赏。社区周边居民和游客也都加入进来,一起共享运动激情、体验传统工艺魅力,这种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回忆起赛事期间的浓厚氛围,成都世纪城会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工会副主席杨媛仍是记忆犹新。在这场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交融的文化之旅中,为期10天的世纪城夜市共吸引了12.8万人次观众到场。
杨媛
“世纪城夜市非常漂亮、新奇!在丹麦都没有这样的地方,逛世纪城夜市,享受中国舒适环境,很开心。”成都2024汤尤杯赛事期间,丹麦羽毛球运动员安赛龙入住成都世纪城天堂洲际大饭店。他不仅对酒店餐食夸赞有加,还在训练间隙到酒店附近的广场上,跟着几位成都阿姨学习了极具特色的“广场舞”。一招一式,他学得有模有样,并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完美融入当地生活,但是好像拉低了舞蹈队的平均水平”。
据统计,成都2024年汤尤杯决赛期间,成都世纪城天堂洲际大饭店、成都世纪城假日酒店作为官方接待酒店,承接保障世羽联、运动员、官员及裁判员等共1114人、7665间夜的入住工作。酒店全体员工携手成都高新区各部门、街道社区的保障团队,以无微不至的服务及超高水准的产品,圆满完成第85届世界羽联全体会员大会、汤尤杯开幕式晚宴等接待任务。
成都世纪城天堂洲际酒店群仅仅是成都敞开怀抱的一个窗口。自2005年正式投用后,世纪城扎根天华社区已近20载。在桂溪生态公园、江滩公园两大生态公园的环抱下,世纪城汇集了会展中心场馆、酒店群楼、商业街区、写字楼、住宅等综合配套,是集会议、展览、文化旅游、商务办公、自然人居、民俗文化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博览城建设项目,也成为天华社区“幸福展区”和“幸福院区”的核心一员。
“春糖三月学雷锋·党员先锋在行动”主题党日活动
世纪城会展集团全年承接展会上百场,为了确保各类大型展会及活动的平稳开展,助力产业高新建设,成都世纪城会展集团有限公司一直与天华社区同频共振、同向而行。
在第110届糖酒会期间,世纪城会展集团联合天华社区组织开展了“春糖三月学雷锋·党员先锋在行动”主题党日活动,组织“会展先锋”党员志愿者深入场内场外、地铁站口等重要场所,进行交通疏导、信息咨询、展位路线引导、现场秩序维护、安全隐患排查等服务,还贴心地为前来参展的展商们介绍辖区内的特色美食和美景,营造了成都高新区良好的营商氛围和热情好客的形象。
“会展先锋”志愿者突击队
在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期间,作为活动的官方指定合作单位,成都世纪城会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集结了“会展先锋”志愿者突击队,在完成活动任务的同时,鼓励志愿者参与到“百花似锦·志愿如影”主题志愿服务活动,维护活动现场周边秩序,积极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
“我们始终以‘会展先锋’这块金字招牌,与社区一起协同发力,实现社区与企业的深度共建,同时也为桂溪街道建设产业街道、天华社区打造‘幸福三区’贡献我们的力量。”杨媛说。
城市的幸福感有很多计量的维度,在杨媛看来,热情好客和专业化的服务水平亦代表着一种幸福感。“在天华社区,幸福是双向的,我们的员工在这份工作中获得了认可,收获了成就感;同时,我们每年也开展了慈善义卖、员工摄影展等层出不穷的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商户一起参与,共享宜居社区的成果。”杨媛说,对社区居民和企业员工而言,走出家门、踏出公司,便是桂溪生态公园、江滩公园,周末还可以来一场绿道骑行或公园露营,人们沉浸其中、身心愉悦,这样的幸福感已是无可比拟的了。
天华社区居委委员张舒萍
24小时在线 将细碎难题转化为幸福指数
张舒萍(右一)进企业了解困难及需求
城市里,几乎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社区;而社区里,扎根于此的社区专职工作者不可或缺。儿女不在身边,老人们遇到烦心事,要找他们摆一摆;年轻人想就近找工作,会跟他们聊一聊;邻里之间遇到矛盾了,要找他们评评理;甚至小朋友们想在社区增加一些游乐设施,也要找到他们反馈想法……
天华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似乎又与其他社区又不太相同。“日访企业、‘瓶改管’政策宣传、‘升规入统’工作……”作为天华社区居委委员,张舒萍今年的工作内容不仅仅是和居民“唠嗑”那么简单。
2024年初,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推进瓶装液化石油气“瓶改管”“瓶改电”工作方案》,决定在全省开展不符合标准规范、风险较大的餐饮等场所瓶装液化石油气改用管道天然气或改用电工作。为了落实好这一工作,上半年,张舒萍和同事们马不停蹄地奔波于辖区各家商铺,开展摸排和准备工作,向商户宣传相关政策。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的不理解、沟通不畅、物业不配合,都让张舒萍“手忙脚乱”,但通过努力,最终有多户商家落实了“瓶改管”政策,为辖区的燃气安全多加了一层保障。
“‘升规入统’是引导已达规企业成为上规企业,从而享受政府奖补等一系列支持政策。一开始我们是挨家挨户进行电话联系,确保企业能拿到‘奖补’,但有些企业会觉得流程麻烦,直接婉拒。”张舒萍说。面对这些难题,她选择迎难而上,一家家地走访、面对面地沟通,将政策送上门,24小时在线接听企业诉求,确保每户商家、企业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了最便利的服务和优惠。
天华社区辖区共有1185家企业,“日访企业”同样也是一份考验脚力、耐力和沟通力的工作。“在今年的走访中,明显感受到企业的活力和需求都在攀升,企业希望留住人才,因此在人才招引、员工住房、租房和教育等方面的需求格外迫切。我们的走访让企业有了需求能找到人,也就有了安心。企业的好评和认可是我们最强的动力。”
说起新一年,张舒萍充满着期待和干劲。“希望自己能够持续发力,让社区得到更好的发展,让社区更有温度,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因此,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做更多让群众广受益齐点赞的实事、好事,将社区打造成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不断提升社区的幸福指数。”
视频:王时伟
文字:向晨晨 肖瑜(实习)
图片:梁磊
制图:韩尘字
编辑:李艺萱
校对:申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