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善峰
“只有开放的中国,才会成为现代化的中国”,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外人文交流是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青少年是人文交流的生力军,是推动对外开放的重要力量。”在由四川省政协委员、致公党四川省直工委副主委、四川科技职业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常务副院长、四川省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会会长高善峰发起的公益项目“小善叔叔信箱”里,国际青少年交流一直是重要的内容。
“我们曾邀请美国、法国、印度、韩国、加拿大、日本的几十名外籍师生来到成都高新区的学校开展活动,大家一起体验中国传统剪纸文化,唱《茉莉花》和《Do Re Mi》。”看到双方在相互交流过程中的融洽场面,高善峰很有感触。“在中外青少年交流中,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助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对于如何进一步做好青少年国际交流,助推四川国际传播和提高四川对外开放水平,高善峰此次带来了4个方面建议。“要让他们进得来、坐得下、留得住、玩得开心,真切感受四川的美好生活,对外讲好四川好故事、展现四川好形象、传播四川好声音。”
高善峰建议:“构建青少年国际交流项目的一站式在线服务平台,实现项目申报、审批、备案等流程的便利化服务;制定青少年国际交流活动的安全指南,提供信息咨询、申请指导、能力培训等服务,保障学生安全;建立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的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对考核优秀的学校、老师等给予相应的表彰奖励。”高善峰还提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交流渠道,鼓励更多学校和其他国家学校结为国际友好学校,促进对方学校师生学说汉语、学写汉字,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此次参加四川“两会”,围绕教育领域,高善峰还带来一份特别的提案——由成都树德中学国际部、成都天府中学融合创新高中部学生提出的“AI时代,应从中小学开始加强‘学术诚信’”。
“从新闻报道看到学生们自发组织的学术诚信倡导活动,我觉得很有意义,就前往学校和他们进行面对面深入交流,后来形成了这份提案。”高善峰表示,学生们对于作文由AI助手完成、竞赛作品由家长代劳、申请海外高校成绩造假等学术不诚信、学术不规范的问题十分关注,从技术监管、学校诚信课程设置、家庭教育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议。“我向他们保证,会把这份提案带到会上,让更多人看到他们的努力,听到他们的声音。”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四川教育强省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高善峰表示,他将继续深入调研、小心求解,积极建言聚力,真正把大家的声音带到两会上。据了解,自2018年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以来,高善峰一共提交了56件提案、立案52件,他反映的社情民意信息被全国政协采用10条。
文 王雯丽
文字:王雯丽
受访者供图
编辑: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