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高新区2025年工作会议上,“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的奋斗目标,“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开放合作为引领、以科技产业为支撑、以严实作风为保障”的四个实践路径,为全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等工作明晰了方向。会后,多位参会者畅谈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科技创新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大勇:
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 全力打造一流的科创生态
科技创新局党组书记、局长宋大勇
工作会议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标和新的工作任务,我们倍感压力的同时,也倍感振奋。面对新征程新目标,我们将坚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我们将坚持中试为核,围绕策源端、转化端、生态端进行三端发力,重点抓好三个方面工作:高水平建好天府实验室、北大成都研究院、清华芯华创新中心等7个战略创新平台;探索建设“中试之城”,建成100个中试平台,打造10个“中试+”生态示范平台,争创1个国家制造业中试平台;办好金熊猫全球创新创业大赛等品牌活动,做好5000家高企培育服务,持续发力“资助—种子—天使—创投’早期资本服务体系,力争2025年合作基金规模突破200亿元,全力打造一流的科创生态。
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副局长徐黎明:
持续攻坚重点任务 让企业安心发展
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服务局副局长徐黎明
参加工作会议特别是听了书记讲话后,我倍感振奋。作为成都高新区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空间承载地,成都未来科技城将持续攻坚功能承载、聚人兴产、科技创新等重点任务,着力打造高新区新一轮创新驱动发展主承载地。
2025年,我们将多措并举创新招商模式,深化资本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载体招商等。同时建立品牌效应,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完善主攻产业支持政策体系,为落地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全方位的服务,让企业能够安心发展、茁壮成长。
成都未来科技城作为成都高新区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先进制造的核心承载区,已先后落地“凌空天行”全国总部及高超音速飞行器研发生产基地、“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等一批龙头项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速聚集。
2025年,我们将持续攻坚项目引育。一方面,紧扣“镇园之宝”构建产业生态,强化产业链招商,充分释放“引进一个,带来一批”的聚集效应;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产业局+平台公司”一体化协同招商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共进。
未来,我们将继续在低空经济领域聚力攻坚,加快制定并发布产业规划,推进产业关键项目引育,促进校企联合攻关关键技术,推动专业化科技园建设,打造特色鲜明、要素集聚、智能高端的现代化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策源资本副总经理叶翰:
围绕深度融合 做精做细做深“四链”
策源资本副总经理叶翰
工作会议带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敢字为先,干字当头”,让我们信心满满,为策源资本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指明了方向。
会上明确“以改革创新为驱动、以开放合作为引领、以科技产业为支撑、以务实作风为保障”四个实践路径。对策源资本而言,做好改革创新的核心就是做好资本市场创新、合作模式创新等方面的资本“文章”。截至2024年底,策源资本累计投资近600个项目,这些项目分别融入到国家重要战略布局、省市安排部署和成都高新区产业发展中。
新的一年里,策源资本的核心工作是围绕“四链”深度融合,把“四链”做精做细做深。在“四链”中,资金链作为联结和贯通经济活动的“主动脉”,是驱动创新链、支撑产业链、塑造人才链的关键要素。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把高投集团、策源资本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及配置,对投资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从实验室科研成果到产品设计、从产品化过程到资金融通、人才服务等方面,为其提供全方位服务,从而助力科研成果“最后一公里”的转化。
目前,策源资本已经完成了以企业业务布局为“点”、以产业链布局为“线”的格局。下一步,我们将在上下游做功夫,形成“点”“线”“面”的联动布局。
策源资本作为国内投资领域的重要力量,我们也确定了更高、更远的发展目标——即世界级的资本力量。为此,我们未来三年将在国际化布局、世界级项目和全球化产业链条等方面进行阶段性谋划。
文字:郑其
图片:郝文辉
编辑:向策
校对:申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