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DeepSeek火爆出圈,人工智能热度居高不下。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的迅速发展,将给产业和城市领域带来哪些机遇?在今年成都市两会期间,多位市人大代表聚焦人工智能领域提出相关建议。
成都市人大代表江海
“上一轮技术浪潮是移动互联网浪潮,作为其基础,互联网从概念提出到技术落地用了10年的时间。今年春节以来,AI大模型的热度居高不下,从兴起到现在不过2-3年时间,其技术即将进入生产实战。”成都市人大代表,四川新网银行党组书记、行长江海认为,以AI大模型为基础的新一轮技术浪潮即将兴起,值得重点关注。
“AI发展一个月,等于人类社会发展一年。”江海说,当前已经到了AI大模型赋能企业生产的临界点,目前新网银行已经开始探索让AI大模型参与技术编程。“在AI大模型的环境下,程序员不再需要一行一行输入代码,而是通过自然语言与机器交流,从‘码农’摇身一变成为‘话痨’,这样的转变,会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极大提高生产效率。”
江海认为,AI大模型的广泛应用,会带来创业组织的小型化浪潮,一些具有超级能力的个体和组织会涌现出来。“颠覆式的创新是无法被计划的,成都有宜居的环境和AI发展的产业技术,建议以审慎包容的态度对待科技型创意,给予小型创业团队更多关注和支持,为AI大模型在成都‘开花结果’打好基础。”
成都市人大代表黄蕾
对于深耕人工智能行业的成都市人大代表、阿里云智能集团战略发展西南总经理黄蕾来说,AI浪潮,将有利助推AI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AI赋能产业、AI赋能政务、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人工智能大模型等领域作了规划,体现出政府对AI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重视。”黄蕾说,与孵化出DeepSeek的杭州相似,成都在营商环境和人才储备等方面具有一定基础,建议在对标先发地区的同时,发挥本地相关领域的基础优势,引导和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黄蕾建议,围绕抢占新一轮AI竞争制高点,以“算力券”政策支持企业通过公共云获得多元化、低成本优质算力,保障大模型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应用;鼓励开源开放,培育开源生态,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产业的带动作用;加强与人工智能领域顶尖院校的合作,共同培养领军人才。通过在算力引导政策、开源生态培育和人才培养三方面发力,推动AI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文字:黄启恒
受访者供图
编辑: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