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更多优质项目资源,成都高新区“中试+研发”概念验证训练营走进天府绛溪实验室

2025-06-26 22:39:41 

投资机构的关注点是什么、科创项目团队如何做好早期孵化准备、团队在成果产业化过程中最易陷入的误区是什么、如何选择孵化项目的培育模式……如果把孵化项目视为“待培养成才的人”,如何扬长避短为其规划成功率更高的路径,是科技型初创企业和科创项目团队需要学习的知识。


6月26日,成都高新区“中试+研发”概念验证训练营-天府绛溪实验室专场“开营”。此次活动由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主办,天府绛溪实验室、成都高投盈创动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都高新蜂鸟先进智造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吸引了振兴中科先进材料团队等近10个科创团队参与,项目涵盖人工智能、新材料、先进智造等前沿领域,同时邀请了多家投资机构、孵化平台和产业链企业代表参加,搭建多方沟通交流的平台。


活动现场


创业成长路上

科创团队需“避坑”这些误区


“做投资要理智,我的名字叫邓理智。”专题培训中,海南初尧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邓理智开门见山地做了自我介绍,并迅速进入到以《投资科创项目关注点》为题的“干货”课程。


从事股权投资10余年,邓理智对团队最常见、最容易陷入的10余个误区一一做了点评和分析。他谈到,大多数科创团队的优势和短板均集中于技术,即对于技术非常专业,但与此同时也局限于此。


活动现场


“我和创业团队打交道时经常感受到,创业团队在融资过程中只谈技术,而对于产品、市场和经营等方面则是侧重于营利数据。”邓理智对应相关问题解析到,在融资过程中,创业团队对于市场和经营的预期不能只着眼于数据本身,而是要根据团队现有定单量、行业现有市场平均增长率等方面,去预估未来可能会发生的情况。


剖析这一症结形成的原因,他表示这是源于另一个误区——团队核心成员只有技术人员。邓理智谈到,在创业项目中,一个成功的团队结构非常重要,除了创始人、技术团队以外,还需要组建市场营销团队、财务团队、运营团队、顾问或者导师,“如此才是‘万里长征’成功迈出的第一步。”


从创业团队进阶到科技型初创公司后,仍存在同样的误区,这也是相当一部分科技型初创公司的普遍症结,即一心只攻技术、两耳不闻窗外事。“只关注技术,却忽视工艺、供应链等环节。工艺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良品率,供应链则与成本相关。现在都说行业卷,实质卷的就是成本。而供应链成本的减少,就是净利润的增加。”邓理智说。


活动现场


在解析了创业团队发展路上的“避坑”指南后,邓理智将方向一转,分享了投资机构的关注点。他列举到,技术创新性、产品竞争力、团队评估、商业模式、公司的规范性、市场需求以及行业洞察力等,均是投资机构决定是否投资的关键要素。


“经过前期沟通,投资机构和创业团队达成合作意向后,就需要进行尽职调查了。那么,尽职调查到底要做哪些?”培训中,邓理智向学员分享了详细的尽职调查事项。尽职调查包括内部和外部,通过尽职调查对目标企业的市场风险、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资金风险做一个全面深入地审核,这一过程通常需花费6个月时间。


在分析完创业团队常见的误区和投资机构的关注点以后,邓理智围绕创业分享了他的心得,“如果说在创业的词典里,勇敢比智慧更重要。那么,对天使投资人或者机构来说更是如此。所以,通过横向观察行业、纵向探究领域,天使投资人或者机构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布局最有潜力的种子选手,并保持足够的耐心等到瓜熟蒂落。”他再三强调,越是艰难越有机会,坚持下去尤为重要。


项目孵化如育人

需明晰基本特点以确定培养方式


成功没有固定模式,孵化项目也是如此。如果把孵化项目视为一个人来看,就需要根据项目的不同情况找准培养方式、确定未来预期目标。久远集团高级经济师、投资顾问马康以《科技项目孵化和初创企业培育》为题,分享了如何精准找到科技项目的孵化路径。


在他看来,孵化项目如育人,首先需要对项目和初创企业自身特点及基本面进行系统、全面、深入地了解研究,其中包括行业属性、资源属性、成熟度、成长属性和背景属性等要素。他重点提到,资源是科技项目孵化和初创企业培育的重要基础,影响和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状态。


活动现场


“对于孵化项目,我们需要提出并回答三个问题——是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他表示,在明晰三个问题的答案后,便可制定科技项目孵化和初创企业培育的资源配置思路,继而形成完整的培育模式。


随后,马康又提出了科技项目孵化过程中需研判的三个关键点,即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是什么’是指底层核心技术;‘做什么’是指产品定位;‘怎么做’是商业模式选择。思考这些关键点的过程中,就会为找准赛道打下基础。”


创业者在创业初期的3至5年会经历创业“死亡谷”,那么如何熬过这一“阵痛”的成长过程?马康在课程中分享了熬过创业初期的关键词,“两个字,生态。不要以为初创企业和生态无关。事实上,链主企业是构造生态,初创企业则要去寻找生态,两者都需要寻找适合自己供应链、产业链栖息的地方。”他认为,初创企业想要继续向前,根本在于如何围绕发展目标聚合更多的资源,使资源项目化、项目企业化,从而使企业基本成型。








除了剖析投资机构的关注点和孵化项目的路径外,如何进行知识产权专利布局和法律预警亦是此次培训营的课程之一。此次专题培训中,来自知识产权和法律领域的专家为科创项目团队带来了实用的知识分享,助力团队实现认知升级与实操作能力提升。


其中,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刘岩从辩别职务科技成果、合理的股权架构设计、融资风险等角度,作了《科学家创业中的法律相关问题预警》的分享。四川中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创始人袁林从专利基础、专利特性、专利申请流程及目的等方面,作了科创项目专利挖掘与布局的深入剖析。


此次训练营历时两天,除了专题培训外,还设有中试平台参观、科创项目产业化落地案例分享以及“结营”交流等环节。据悉,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中试+研发”概念验证训练营已举办多场,先后走进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天府绛溪实验室等地,进一步为成都高新区中试平台链接更多优质项目资源,并为项目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落地土壤。


文图:郑其

编辑:李艺萱


热门评论
打开成都高新查看更多评论
推荐新闻
重磅!2025年成都市“5+2”区域中考分数线公布 2025-06-27 09:20:33
成都高新区7家企业,登上全球独角兽榜 2025-06-26 22:49:15
链接更多优质项目资源,成都高新区“中试+研发”概念验证训练营走进天府绛溪实验室 2025-06-26 22:39:41
成都高新区开展养老机构夜间火灾处置应急演练 2025-06-26 21:44:52
成都高新区科园社区举行党建知识竞赛 2025-06-26 21:02:03
2025年成都高新区新党员代表入党宣誓暨集中党性教育活动举行 2025-06-26 20:43:31
成都世运会高新赛区第一次赛委会会议召开 2025-06-26 20:36:20
成都唯一! 来自成都高新区的她上榜“中国好人榜” 2025-06-26 19:48:27
成都高新区禁毒宣传活动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 2025-06-26 18:31:07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办公会议召开 安排部署多项工作 2025-06-26 18:13:54
没看够!下载个成都高新呗!
成都高新 有态度的新闻 立即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