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期伊始,成都高新区青少年科学院共享课程开放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整合辖区10所青少年科学院分院优质资源,聚焦人工智能、现代农业、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精心推出《AI机器人》《智慧气象站》《寻梦百草园》等18门特色课程。“专家讲座+项目实践+企业研学”的立体化培养模式,吸引全区1169名学生踊跃报名,最终601名优秀学子通过选拔获得参与资格,共同开启了一场科技教育的创新实践盛宴。
其中,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智慧创造分院、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学科融创分院、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大科创人才培养分院、成都市天府实验学校北区分校乐创智造分院、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人工智能分院5所分院率先行动,为同学们开启了精彩的科技探索之旅。
同学们和机器人下棋
首批开展课程的分院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打造了科技教育的创新范式。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智慧创造分院推出《星际探索 筑梦航天》共享课程,以培养同学们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任务拆解—团队建设—编写代码—人机交互—实战演练—团队协作—共同成长”的科学路径。学生在模拟航天任务中培养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编写代码、调试设备等实践环节,深度理解航天科技的应用价值。
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学科融创分院创新推出“文化+科技”双轨课程:《寻梦百草园》通过制作中药皂、香囊等实践,让学生沉浸式体验中医药文化;《设计你的智能学伴》则引导学生完成机器人组装、图像识别模型训练等AI项目,实现传统文化传承与前沿科技探索的有机融合。
实地探究现代农业技术
成都高新区实验小学大科创人才培养分院以“智启未来,创享无限”为主题,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沉浸式科学探索活动。同学们在《火箭课程》中学习导弹与火箭的历史、现代火箭技术、 火箭原理与气动设计、火箭回收与环保技术;在《智慧农场》课程中走进四川省农科院,实地探究现代农业技术应用。丰富的课程活动让同学们在趣味实践中感受前沿科技魅力,既培养了科学探索精神,又锻炼了动手创新能力。
同学们在做实验
成都市天府实验学校北区分校乐创智造分院创新推出《航模》与《创意创客——智能居家》两门特色课程,带领学生开启科技探索之旅。在《航模》课堂上,学生们“化身”航空工程师,从精密零件组装到动力系统调试,最终成功实现航模翱翔,全程体验工程实践的乐趣与成就。《创意创客——智能居家》课程则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学员们通过编程技术设计出兼具实用性与创意的智能家居方案,充分展现当代青少年的科技素养与创造才能。两门课程通过项目式学习,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智汇AI 创想未来”开营仪式
成都七中初中学校人工智能分院以“智汇AI 创想未来”为主题,打造特色科技课程体系,开设《人工智能创意》《航空航天》《智慧气象站》《智探酸奶发酵》4门共享课程,为学生搭建起连接科技前沿的实践平台。《人工智能创意》课程采用“理论学习+社区实践”的双轨模式,学生通过掌握技术基础后深入社区调研,最终将创意转化为智能检测系统等实用成果,实现科技服务生活的教育目标。《智探酸奶发酵》课程构建完整的科学探究流程,从市场调研到实验设计,再到发酵条件探究,引导学生完成科学研究闭环,系统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智慧气象站》课程注重实践应用,学生通过组装传感器设备、采集校园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培养用科技解读自然现象的能力。《航空航天》课程采用阶梯式教学设计,从飞行器基础知识到纸飞机等实践制作,融合多学科知识,助力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本次开放周活动中,各分院均采用‘理论奠基+项目驱动+成果导向’的教学范式,实现校际资源共享、校企协同育人、学科交叉融合,学生完成的航模系统、智能家居方案等作品展现出良好的工程素养。”成都高新区教育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成都高新区青少年科学院作为区域科创教育平台,将持续优化课程体系,为培育具有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搭建更广阔的舞台,为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储备优质后备人才。
文字:向晨晨
受访单位供图
编辑: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