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成都高新区仁和路新民公寓小区大门右侧的人行道上,20余个移动餐车在黄色框线内整齐排开,糖油果子的香甜、蛋烘糕的焦香阵阵飘散。刚出地铁口的市民张女士顺手买了一份小吃,笑着说:“现在这里又干净又方便,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在拥挤的摊位间‘穿梭’了。”
这一充满烟火气又井然有序的场景,源于成都高新区推行的临时便民疏导点模式,也是成都“净优亮美”专项行动的生动实践。
临时便民疏导点
地铁6号线中和站周边聚集了新民公寓、丹桂苑等9个商住小区,日均消费需求旺盛,但因缺乏规范化便民设施,晚高峰时流动摊贩“野蛮生长”,占道经营问题突出,不仅让地铁口沦为寸步难行的“梗阻点”,还衍生出环境卫生脏乱、油烟与噪音扰民、交通拥堵等问题,相关投诉接连不断。这既影响居民生活,也让摊贩们不得不“躲猫猫”,经营无保障。
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治理的发力点。成都高新区相关部门摒弃“一刀切”驱离的简单方式,坚持“疏堵结合、统筹兼顾”原则,创新实践“疏导有序”的治理思路。通过多次实地调研,综合考量交通流量、居民分布等因素,同时邀请摊主代表座谈、充分听取经营需求,最终选定在仁和路新民公寓小区大门右侧人行道设立临时便民疏导点,将20余个移动餐车引导至黄色框线内规范经营。
为确保疏导点既便民又不添乱,相关部门还建立了“专人值守管理+动态巡逻巡查”的立体化管理网络。市容巡查队员现场督导,要求重油烟商家铺设防水布,提醒其文明经营;每天下午5点后,2-4名巡查人员在地铁口周边定点值守,发现违规经营立即劝离,并建立投诉巡查台账。如今,“摊位撤离场清地净、经营期间秩序井然”已成为常态,油烟、噪音扰民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以前总担心被驱离,每天推着餐车到处找地方,现在有了固定点位,安心多了!”摊主王女士的感受,道出了众多经营者的心声。而对居民和通勤族来说,整洁的环境、畅通的道路和触手可及的便民服务,让出行与生活更添便利。
目前,中和街道已在周边设置4处临时便民疏导点。除了仁和路新民公寓小区大门右侧人行道这一处,在康和路3099号龙祥佳苑三期附近,考虑到该小区靠近地铁6号线中和站,周边人流量大,设置了一处疏导点,满足居民日常的生活购物需求;在中和二街东站公交站附近,结合公交站的人员流动情况以及周边活力乐园和香榭购物中心的商业氛围,设立疏导点,进一步丰富了周边的商业业态;还有一处位于中和街道安和路100号盛世嘉苑16栋周边,这里是居住密集区域,疏导点的设立方便了居民购买各类生活物品。目前,这4处临时便民疏导点已吸引300余个摊主扎根经营。
从“堵”到“疏”,从“乱”到“治”,中和街道以临时便民疏导点为抓手,用有温度的治理破解城市管理难题。“我们将持续优化城市环境、便利群众生活,让经营者有归属感,实现‘多方共赢’,为城市精细化治理不断写下生动注脚。”中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文字:孔维睿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编辑:李艺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