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开年第一堂“安全课”

2024-01-12 07:18:31 

刚刚推开2024年的大门,“安全”两个字便被划上了重点。

1月2日,油田召开质量健康安全环保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安全环保是“天字号”工程,一头连着生产经营,一头连着千家万户。油田干部员工要以“三老四严”的态度,以永远吹冲锋号的劲头,全力做好最基础的安全环保工作,为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贡献力量。会议还就如何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

甫一开年,即说“安全”,足见其在全年工作中的特殊分量。那么,新的一年,油田各单位对于安全生产都提出了哪些要求,制定了哪些新规呢?瞧,新年第一堂“安全课”已然开讲…… 

文/杨玉君



深层剖析打造绿色生态油区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深入细致,各级责任要落实到位,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也要有新提升!”新年伊始,采油六厂第六作业区便将学好安全生产第一课作为重点工作,邀请厂监督管理中心和主管部室对重点站库进行剖析式检查,深层次挖掘隐患,以近期发生的安全事故为案例,循循善诱,举一反三,引导员工树立安全责任意识,时刻敲响安全生产警钟,全面织牢织密安全生产防控网。

开工第一课,为何讲安全?“隆冬时节,冰雪、极寒天气给生产装置运行带来挑战,岁末年初正是安全生产的敏感时期,势必要压紧压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为完成全年安全生产任务打下坚实基础。”第六作业区生产指挥中心主任迟庆锋开门见山。

“教育培训是一项有效载体,不仅撬动了我们狠抓落实的信心,工作方向也更加清晰明确。”第六作业区采油114队班长高章博表示,课程中,既细致解读了油田安全生产部署,重点结合作业区面临的安全生产形势、各项业务风险点、HSE管理体系等内容进行讲授,倡导“安全是最大的效益”理念,在事故案例中汲取教训、增强警醒,不断优化组织环节,稳固安全环保态势。

为了将“第一课”顺利转化为安全管理责任的细化落实,第六作业区“趁热打铁”,细化环保“网格化”管理制度,加强技术巡查,利用无人机、天眼等技防措施,加大对联合站、输油管道等重点区域巡查频次和管控力度,强化污油治理,加大含油污泥减量化处置力度,合理使用专业化学药剂辅助进行污油治理,实现精细污油回收,从而实现科学防控,打造绿色生态油区。

文/摄 本报记者 王蓓萨 通讯员 王盛华


“一井一策” 切实筑牢安全屏障

“我们要以更加进取的姿态、更加严细的标准、更加有力的措施,齐心协力投入到原油生产各项工作中,切实做好‘一井一策’精细管理,确保生产安全平稳运行,为2024年起好步、开好头夯实基础……”1月8日,采油十厂第四作业区生产副经理孙桂宾在生产会上强调。

新年伊始,为确保原油生产安全平稳运行,采油十厂第四作业区结合生产实际,持续加大各项风险管控措施落实,确保各项生产活动安全平稳受控,坚决杜绝安全环保事故事件发生。

细化隐患排查治理。这个作业区坚持靶向发力,完善作业区、班组、岗位“三级”安全隐患排查机制,重点对现场安全措施、工程质量、员工行为规范等情况进行针对性检查,对排查出的隐患分类定级,形成问题隐患、风险管控“两个清单”,逐项销项落实,确保排查出的隐患全部整改到位。

强化日常监督监察。成立安全监察组,实行流动性监督检查,明确监管职责和监管内容,对操作员工“三违”、抽油机、计量间、站所设备隐患及各类施工现场严格监查。认真开展外部施工队伍现场安全管理排查工作,在重点作业现场施工期间安排专业监管人员现场监督,帮助发现隐患,明确安全责任,提升管理水平。

组织开展经验分享。明确“全员学习事故,开展事故案例反思讨论”的工作思路,建立事故警示经验分享常态化工作机制,安全员将分享出的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等总结出来,形成一份份有过程、有认识、有分析、有对策的安全经验资料。同时,作业区开辟反馈渠道,鼓励员工共同讨论、分析、点评事故案例和安全管理措施,激发全员积极参与到安全管理当中,从点滴培养员工安全操作习惯,从而有效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文/摄 本报记者 王玉 通讯员 王威


落实责任拧紧意识“安全阀”

“我要你安全,那是假安全;你要你安全,才是真安全”“我们一定要坚持做好安全‘网格化管理’,争做安全环保‘新标杆’”……在测试技术服务分公司第五大队开年第一次生产会上,员工们踊跃发言,热烈讨论,表达了自己对安全生产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安全是生产的第一保障。今年,他们将继续健全安全环保责任体系,推进落实《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着力将落实安全责任刻在全员心里,按照“谁的工作谁负责”“谁的区域谁负责”的要求,他们持续实施网格化管理模式,常态化开展日常监督、专项巡查、联合检查。“我们将通过危害因素全面识别、风险分级清楚准确、隐患排查整治到位、控制措施具体可行、管控责任层级明确等举措,逐步增强全员‘想安全、要安全、管安全’的主动性。”第五大队大队长王现彬说。

班组是安全管理的“前沿阵地”,这个大队各基层队室纷纷开展安全专题班前会,各工位长主动了解员工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并将安全教育作为常态化工作,营造“人人讲安全 人人管安全”的良好氛围,拧紧员工意识“安全阀”。

为了强化施工运行管理,他们下好安全“先手棋”,有效提高测试施工全链条安全管控,着重检查员工安全技能、标准化操作、设备运行状况及现场安全隐患落实情况,在严与实两方面着力,做到“检查从严、解决从实”,严查“三违”行为,从设备“体检”、养护、规范施工操作规程等方面全方位堵塞安全漏洞,确保施工作业现场风险可控。

文/摄 本报记者 周娜 通讯员 崔晗


行车安全“六个一”织就“安全网”

“雨雪天气路面湿滑,我们要降低车速,加大跟车距离,避免急加速、急刹车,急打方向……”1月5日,在电力运维分公司电力运维九部开展的“新年第一课”安全生产专题培训中,员工们踊跃发言,热烈讨论。

2024年伊始,电力运维九部结合今年的运维任务内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专题培训活动,把“行车安全‘六个一’”作为“开年第一课”,用“一次随手拍、一封家书、一张路线图、一份限速表、一份风险提示、一场经验分享”,精心编织出一张行车“安全网”,不断强化员工的红线意识,护航平安运维。

“线路图详细清晰地绘制了辖区内所有线路和变电所间的路面,并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了车道的数量、行驶方向、周边环境等信息。而且,只要打开这张限速表,每条道路的限速规定便一目了然。”“课堂”上,机关安全组组长陈大波向大家讲解并发放线路图、限速表、风险提示等文件,把安全理念渗透到每名员工心里,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

安全生产是企业的生命线,同时也是每一个家庭幸福的基石。“上课前”,陈大波给每位员工布置了“安全家书”的“作业,可以是员工写给自己的家属,也可以是员工家属写给员工本人。“课堂上”,员工读着“家书”,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丝丝牵挂,让员工更加尊重生命,愈加珍惜安全。

在经验分享环节,他们还把课堂搬到现场,“老司机”结合自身丰富的经验,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传经验,将自己多年总结的维护保养经验和窍门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新手。

“下课”后,大家纷纷表示:“这堂走心的行车安全课干货满满,我一定认真领会内容,好好学习本领,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司机’。”电力运维九部利用“行车安全‘六个一’”课堂,推动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防风险遏事故效果更加有力有效。

文/摄 本报记者 田原 通讯员 雷娟


现场还原让安全意识入脑入心

“今年,我们要将安全课堂设在曾经的一些事故现场,还原当时事发过程,让员工指出一些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只有真正设身处地地感受,才能真正明白安全的重要性。”1月8日,在水务环保公司水务环保工程公司的安全例会上,水务环保工程公司副经理宋建义表示。

水务环保工程公司作为环保领域的先锋军,他们从环保形势、管理体系和风险识别等方面入手,对公司安全生产形势进行研判,坚持整体协同、压实责任、靠前监督、靠前管理。

“我们业务种类繁多,涉及市政建设、水利施工、压裂服务、废液处理等多种业务类型,每项业务都有独立的生产安全要求。”水务环保工程公司生产办主任朱津庆介绍说。尽管业务领域标准千差万别,但对于安全要求总归一致。他们将成立“安全生产宣讲组”,将各现场所有的操作人员都涵盖在宣讲组之中,并将“安全生产宣讲组”按业务类别分成不同小组,各小组按照制定计划对分公司各现场进行宣讲和临检。“宣讲地点可能是厂房内或设备旁,让员工用几句话甚至一个事例,就可以将原本晦涩难懂的安全理念或者安全常识进行传播,通过零距离宣讲让安全意识入脑入心。”水务环保工程公司安全员王艳龙表示。

接下来,他们还将持续开展安全宣传和培训工作,传递推进公司安全高效高质量发展正能量,打好安全预防针,筑牢安全防火墙。

文/摄 本报记者 杨爽 通讯员 刘速


网格化管理全面提升监管能力

作为数智技术公司油田数字化运维的一线施工单位,中基公司将安全工作置于重中之重。新年伊始之际,他们明确了安全重点工作内容,为助力公司转型发展、油田信息化建设提供和谐稳定的生产环境。

“我们坚持‘363’安全管理制度,与网格化管理充分融合,三级网格长通过日会及时对公司下达的文件通知、工作要求进行宣贯部署,动态更新风险清单和责任清单,确保按时完成公司安排的各项工作。”中基公司经理王晓强介绍,“通过设备维护、安全培训等综合性措施,杜绝防触电等六类事故的发生。通过查思想、查行为、查现场的‘三查’方法,看安全意识是否树牢、安全禁令是否遵守、不安全因素是否消除……”

今年,他们将全力做好重复性问题隐患整改工作,避免同类问题隐患反复发生。在固定场所消防用电方面,坚持岗位每日自查、基层周查、管理人员抽查、领导班子月查的检查模式,及时消除火灾隐患;在施工安全方面,将组织学习油田新版特殊及非常规作业许可管理办法,继续开展领导班子包片、管理人员下点的施工项目检查制度,加大分包商监管力度,提前上报作业计划,坚决杜绝脱管、私自施工的现象。

此外,他们还将持续提升安全监管队伍整体素质,通过积极挖潜和激励的方式,不断丰富壮大安全监管队伍的力量。

文/摄 本报记者 杨爽 通讯员 侯东旭

热门推荐
做创新的引领者推动者 2024-01-10 21:14:10
培养用好青年科技人才 2024-01-10 21: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