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扳手”解决大问题

2024-01-23 10:06:20 

改出真效益

“小扳手”解决大问题

○本报通讯员 李壮

天然气分公司生产保障大队公务车辆班担负着天然气分公司400多台各型车辆的润滑保养任务。在更换汽车机油滤芯过程中,因车型不同,机油滤芯型号尺寸和安装位置也不同,常见的带式滤芯扳手由于结构设计不合理,经常发生损坏,而对于没有合适扳手的车辆,则需要送去修理厂更换,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车辆换油工作的顺利进行。

汽车维修工技师孙建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没有合适的扳手,咱就自己做!”

他自费购买材料,经过多次试验,终于研发改造出了片带式滤芯扳手。

这款扳手切实解决了常见带式滤芯扳手容易损坏、型号不同的缺点,员工们不仅不用一趟趟跑修理厂了,还省下了大笔购买滤芯扳手的费用和修理费,难怪他们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打捞神器”赢得赞誉

○本报通讯员 徐静

1月16日,采油一厂第一作业区113采油班功图测试抽油机高213-斜24井抽油发生杆断。起出断杆后,大家看到又是在抽油杆扶正环处断的,顿时感到心凉了半截。

副班长李清志见状,紧忙拿出了自己刚研制出的“打捞套勾”,连在打捞杆上进行扶正环打捞施工。不一会儿,扶正环就打捞出来了,现场参与打捞的员工兴奋地高声欢呼起来。

原来,近段时间出现无法打捞扶正环问题的井数多达10井次,严重影响作业两率指标,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李清志想,要是能做出专门针对此问题的打捞工具就好了。他多次前往作业大队工具车间进行求教,经过潜心钻研,“打捞套勾”终于诞生了!

“成功了!”李清志欣慰地笑了。



改出新优势

精艺破常规 实现“双提升”

本报讯(记者 王玉 通讯员 刘申申)1月9日,记者从采油十厂了解到,这个厂二氧化碳复合吞吐技术取得阶段性成果。2023年,他们在40口低产低效油井实施二氧化碳吞吐措施,单井日均增油达到1.5吨,同比提升16.7%,实现吞吐增油和效益“双提升”。

采油十厂所辖的朝阳沟油田是大庆外围“三低”油田的典型区块,综合含水率不断上升、自然递减率增加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走出困境、稳油上产?技术人员从2017年起开展了二氧化碳复合吞吐技术现场应用技术攻关,通过开展优选药剂体系、确定“四段塞”注入工艺以及分层系优化工艺参数等试验,为现场应用二氧化碳复合吞吐技术打下了基础。

既然是试验,就要打破常规,年年有进步。为进一步提升二氧化碳复合吞吐技术的经济效益,2023年,采油十厂通过对203口措施井3000余条数据的综合分析,形成了二氧化碳吞吐单井注气量优化模板。同时以“既要保证措施效果,又要保证措施效益”为目标,开展了单井注气量优化攻关,并选取朝112-更50井为试验井,“一井一策”跟踪管理。2023年,这口井增油达到200余吨,取得了良好的措施增油效果。

“截至目前,我们已完成240余口油井的二氧化碳吞吐工艺试验及推广应用,超万吨二氧化碳被注入地下,变‘碳’为宝,助力油田绿色低碳发展。我们将持续开展二氧化碳吞吐技术应用攻关,进一步形成二氧化碳复合吞吐工艺技术体系,持续为大庆外围油田的措施增产源源不断提供‘碳动力’。”采油十厂工艺研究所所长朱波说。



改出幸福感

用心走基层 精准送服务

本报讯(特约记者 李晓艳)为进一步发挥领导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基层服务意识,促进机关作风转变,采油四厂第四作业区持续开展“机关人员-基层班组”精准对接服务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

活动中,这个作业区领导班子成员、机关“两室一中心”主任及对接人员积极整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表率作用,带头深入基层、带头走访调研、带头谋划措施、带头监督落实,坚持问需基层、问计一线,针对基层反映最突出的问题集中力量予以攻克。在指导帮助基层班组夯实工作基础、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促进机关部门“引领统筹、指导服务、监督监控”职能作用的发挥。

随着一个个基层班组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改出新方案

榆树林油田“三低储层”迎来春天

本报讯(记者 王蓓萨 通讯员 杜雪松)为实现“三低储层”高效开发,榆树林公司多年来持续对中高含水后期“三低储层”再动用技术进行攻关,通过开展深部调剖试验、创新调驱设计方案等手段,为中高含水后期“三低储层”提高动用、减缓递减、提高采收率指明了方向,也为同类油藏精准挖潜和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近几年,随着注水开发的持续推进,动用难度大、采出程度仅为10.2%的扶杨二类油层层间及平面矛盾日益突出,而在相对致密的此类油层实施深部调剖试验,目前并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不仅如此,因榆树林油田的扶杨二类油层深度达到1800米以上,油层温度达80摄氏度以上,现有的调剖药剂无法保证能注得进,调剖剂的稳定性也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面对诸多困难,榆树林公司地质工艺研究所的技术人员直面挑战,大胆创新,首先开展室内评价试验优选调剖药剂,根据储层温度、渗透率等条件,开展物模试验,优化药剂配方,确保药剂注得进、走得远、堵得住。同时,改变固有思路,全面优化调驱设计方案,创新采用“凝胶+增能调驱”的段塞组合,交替反复注入,及时调整段塞时间,保障设计注入量,密切关注注入压力变化,及时转换段塞,确保压力平稳。截至目前,他们在东18区块使用“凝胶+增能调驱”段塞交替注入共计实施4口井,平均单井注入量1659立方米,措施后注入压力提高3.8兆帕,连通油井含水下降17.4个百分点,阶段累计増油525吨,实现产量稳中有升、递减有效减缓。



热门推荐
“小扳手”解决大问题 2024-01-23 10:06:20
让企业和员工实现共赢 2024-01-23 10:04:03
重要言论 2024-01-23 09:54:46
新年新气象 冲刺向未来 2024-01-22 07:59:52
送温暖传温情 2024-01-22 07:5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