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量增长10.1%的秘诀 ——采油七厂探索新能源运维管理模式侧记

2024-02-07 07:53:46 

○本报通讯员 徐立志

随着油田新能源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立专业化新能源运维体系,保障新能源设施长期安全稳定运行,已经成为新能源开发的迫切需求。

采油七厂建设管理着油田首个光伏新能源项目和中石油首个风光储一体化开发新能源项目,光伏总装机容量2.798兆瓦。探索建立一套符合油田绿色发展特质的新能源运维模式,是这个厂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建立一个高效的运维模式,前提是要知己知彼。”采油七厂工艺研究所能源室主任黄冲说,“知己”,就是要了解油田新能源开发的现状,“知彼”就是要掌握新能源开发的特点。

新能源光电资源开发具有清洁、可再生、低碳排放、环保等优点,并且储量巨大,但是光电资源分散性大、能量密度低、转化效率不高,需要规模化开发、集中管理才能有利于生产和运维。

大庆油田辖区光电资源丰富,油田电力网络完备,现有的油田管理和技术人员体系为新能源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但是也存在自有土地分散,光伏电站大多利用废旧场站、报废井场等闲置土地建设,单体规模小、分布非常零散等问题,增加了管理难度,制约了运维效率。

如何破题?“那就扬长避短。”黄冲说,“我们建立了‘新能源管理专班+中油电能+属地生产单位’的三方联动运维模式。其中,新能源管理专班由科研人员组成,发挥攻关优势,为光伏电站管理和运维提供技术支撑;中油电能借助电网管理和电力运维的丰富经验,承担光伏电站的设备维修与周期保养;光伏电站所在的属地生产单位则利用其完善的巡检网络和人员队伍,负责光伏电站的日常巡检和突发问题处置。”

通过三方联动运维模式,各方职责得以明确,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各环节实现无缝衔接,运维质量大幅提升。目前,采油七厂光伏电站一般性故障从发现到处理时间不超过3小时,特殊疑难故障处理时间不超过72小时,仅去年就完成各类突发维修、调试30余次,更换损坏支架12根、光伏板35块,恢复发电2.06万千瓦时。

为产出更多的“绿色效益”,采油七厂新能源管理专班开展了《葡萄花油田光伏电站发电效率分析与评价》基础性研究工作,掌握了葡萄花油田地区光电生产特点,摸清了不同季节、天气条件下,光照、温度、周边环境等因素对发电效率的影响规律,为光伏电站生产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去年,他们根据研究成果开展修剪树木、拆除围墙等多项环境治理措施,共消除阴影遮挡350平方米,少影响发电0.71万千瓦时。

“此外,我们通过对日常运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逐步摸索出装机功率、逆变器功率、变压器容量等关键运行参数之间的最优匹配关系,先后对23座光伏电站的容配比进行优化,提升发电效率的同时,也为油田未来设计建设光伏电站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黄冲补充道。

截至2月4日,采油七厂光伏累计发电量突破507.4万千瓦时,与计划相比提高了10.1%,累计减少碳排放3942.05吨,光伏电站管理和运维质效显著提升。


相较于油气田开发,新能源开发在油田发展中属于新生事物。“新”就意味着缺乏了解、缺少经验,这就需要做更多的基础性工作,既要研究新能源的开发特点,摸清其“脾气秉性”“喜好厌恶”,提升有的放矢的准度,也要研究油田自身特点,掌握优劣强弱、利弊得失,增加大胆尝试的勇气,才能通过创造性的工作解决发展中的难题。

采油七厂工艺研究所能源管理室就是靠着“知己知彼”积累了解决问题的底气,创造性地提出三方联动运维模式,将新能源开发中各相关方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了“绿色效益”增值。

对于油田来说,不论是加速上扬成长“第二曲线”,还是全力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百年油田,既没有先例可寻,也没有经验可借鉴。但万丈高楼平地起,唯有沉下心做更多基础性的工作,在知己知彼中夯实能力,积累勇气,才能在关键时迸发出力量,战胜前进中的困难,一步步向着目标迈进。 

(执笔 张晓峰)

热门推荐
基层报道 2024-02-07 07:50:21
重要言论 2024-02-07 07:3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