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宋美娜
随着“学雷锋纪念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的到来,我们把视线再一次对准了志愿者们。
想做志愿者,出于责任还是源于梦想?成为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感受快乐还是收获成长?在众多志愿者心中或许有着不同的答案。
近年来,油田志愿者队伍逐年扩大,蓬勃兴起,弘扬雷锋精神、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是油田志愿者的光荣和梦想、责任与担当。雷锋精神的脚步不会渐行渐远,“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火种已经在油田志愿者心中点燃。
又到春风送暖季,让我们再一次来聆听志愿者的声音吧!
文/杜琳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这首耳熟能详的《学习雷锋好榜样》,传唱了半个多世纪,雷锋的故事也被一代代人传颂,他的精神,更激励着我们一代代人学习。
作为铁人的“后代”,优秀品格的继承者,雷锋精神同样在大庆油田青年身上充分体现、传承。在大庆油田,有632个青年志愿服务队,30000余名青年志愿者,近年来,共开展1000余场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61800小时,直接受益人数达22.5万人次,油田青年的公益力量,向上向善、拔节生长。
拳拳爱心点燃希望之光,片片真情托起明日朝阳。
2023年11月中旬,随着气温下降,采油四厂杏北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把200多公斤重的棉裤包裹送到邮局,寄往甘肃和青海,为619名孤贫儿童送去温暖。“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做暖冬公益行动,在青海、甘肃、西藏日喀则等地区,共有5817名孩子受益。”协会会长朱华说。
近年来,采油四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着力搭建公益志愿活动平台,成立杏北爱心志愿者协会,启动“关爱孤儿”“爱心棉雨鞋”等公益项目40余项,发展爱心会员、一对一捐助人及志愿者1652人,与青海、西藏、甘肃等多个地区的21所中小学校形成长期帮扶关系,组织各类公益活动850余次,累计捐赠物资价值150余万元。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爱老助老传统美德。
“爷爷奶奶,我们来看你们啦!”一声亲切的问候和身上的红色马甲,唤醒了老人们的记忆,“这是隔壁单位的年轻人们又来啦!”
春节假期过后的第一个周末,采油九厂地质青年志愿者团队的志愿者们带着橘子、牛奶等食品和卷纸、牙膏等生活物资来到善爱仁养老院看望老人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采油九厂地质研究所和善爱仁养老院仅有一墙之隔,对于这些特殊的“邻居”,地质青年志愿团队已经坚持11年来这里献爱心了。
11年间,志愿者们平时帮老人们理发、剪指甲、打扫卫生、聊天解闷。逢年过节更是贴心陪伴,端午节时,为老人包粽子、折葫芦、系五彩绳祈福;重阳节时,为老人们精心准备歌舞表演;冬至时,又会带着面和馅,为老人们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11年间,地质青年志愿者团队也在逐渐壮大,从最初组建的6人到如今41人,累计参与志愿服务530余人次。
提高岗位风险处理能力,掌握基本急救知识。
天然气分公司积极引领广大团员青年投身到志愿服务当中,把微小力量汇聚成一道爱的河流,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和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2023年各级团青组织累计开展活动80余次,1700余人次受益,用实际行动诠释雷锋精神的新时代内涵。
3月1日,在天然气分公司油气加工三大队,青年内训师孙思琪带领志愿者们向员工介绍单人徒手心肺复苏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要点……这是这个大队青年工作队组织开展的“‘心希望’心肺复苏志愿普及培训”活动现场。
志愿者们现场演示心肺复苏的具体操作方法、答疑解惑,还鼓励员工积极上台练习。通过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让员工们认识到心肺复苏应急救护的重要性,掌握了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基本急救技能,更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温暖的守护、温情的服务,只为消除海外员工后顾之忧。
春节期间,装备制造集团力神泵业有限公司海外员工家属志愿者服务队的志愿者们纷纷编辑短信,给海外员工及其家属送去节日祝福,这是他们每年都会做的一项温情服务。
今年,已经是这个公司海外员工家属志愿者服务队成立的第十三个年头了。13年来,他们通过设立QQ群、微信群,开办心理疏导课程、海外员工亲子联谊会,发放志愿服务卡等多样形式,细致细心地为海外员工及其家属提供志愿服务,累计慰问达1000人次以上,为海外员工家属解决实际问题百余件,特殊时期签订海外员工帮扶对子398人次,消除了海外员工的后顾之忧,极大程度地稳定了海外服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