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机场始建于1938年的酒泉南郊机场,是抗日战争期间苏联援华物资进入我国的重要空中通道,迁址至现址后,嘉峪关机场于1953年7月1日正式通航启用,成为连接中亚阿拉木图国际航线的重要中转站,同时也是甘肃省首个民用支线机场。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嘉峪关机场见证了中苏民航及新中国民航的飞速发展历程,每一位空管员工都见证了这一历史的脚步。嘉峪关酒泉机场历经两次搬迁与重建,其发展历程充满挑战与变革,在历经七十多年的风雨沧桑后,嘉峪关酒泉机场在服务旅客、提升效率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彰显了甘肃民航事业的蓬勃发展。
作为空管部门,我们深感自豪与责任重大。自机场投入运营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为旅客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航空服务。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航空出行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随着嘉峪关酒泉机场不断的发展前进,是对我们服务质量的肯定,更是对我们空管部门组织协调、指挥调度能力的有力证明。
回顾过去,从土坯到砖混,再到今天的钢结构。由20世纪90年代的半停航状态,到今天的辉煌业绩。这是一代代民航人扎根戈壁、艰苦创业的成果,讲述着甘肃民航的时代记忆,蕴含着甘肃民航的时代精神。
在旅客吞吐量大幅度攀升的背后,是空管部门的不懈努力与默默奉献。他们不断深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空管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以“理得更清楚,做得更扎实”为目标,健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优化军民航协调对应关系和通报工作程序,优化协同应急响应机制,落实空域使用协同、重大活动空域协同决策制度,不断提高安全运行效率和重大运输保障能力。
嘉峪关机场空管人员共同应对复杂多变的天气条件和空中交通状况,为旅客的顺畅出行提供了坚实保障。管制室不断优化空中交通管理流程,提升指挥效率,确保每一架航班的起降安全、准时;加强复杂天气的飞行指挥保障,强化危险天气的应对能力,完善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做好特情条件下的指挥协调及信息发布,为飞行机组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管制服务。通导室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持续做好设备运行期间设施、设备的巡查维护,关注运行参数的变化,梳理应急预案和信息通报流程,切实保障了空管设备的运行平稳可靠。气象台持续做好天气预警预报工作,警惕出现复杂天气,提前做好预报和信息通报;尽可能的提高气象预报准确性,对可能出现的特殊,及时果断提醒塔台及公司各部门。
每一次闪耀成就的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人的默默奉献。嘉峪关酒泉机场一步步成长,是空管人的奋斗历程,是他们青春岁月的记忆,更是甘肃民航的发展缩影。无论是内在的体制变革,还是外在的建筑变化,空管人的坚守、执着和奋斗精神始终如一。
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与各方携手共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空管队伍,为航空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怀。我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高效的服务,为航空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嘉峪关酒泉机场的大踏步前进,是甘肃民航的骄傲,是嘉峪关酒泉机场的骄傲,更是空管人的骄傲。让我们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带着历史的荣光,载着千年的梦想,以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实干精神,凌空延展,联翼八方!让我们携手同行,在航空事业的广阔天地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通讯员:莫曼荣
初审:王生朝
复审:刘孟宇
终审:徐延海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