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独属西北人的浪漫,出圈了

来源:甘肃民航 2025-01-06 20:13:51 浏览量:


传统艺术,能不能接住“泼天的流量”?


2024年12月31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年演出在西安未央区开元大剧院举行。台上表演的,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秦腔;台下坐着的,是近五百名不同年龄段的戏迷,不少老年戏迷是第一次参加跨年活动。

有着半张“花脸”的甘肃秦腔演员安万,带着他刚成立半年的剧团,以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结束了此轮西安巡演之旅。此前,安万剧团已经在当地进行了15场演出,所到之处无不人山人海,其中不乏年轻人,一度把传统的秦腔表演变成了“万人演唱会”。

据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负责人郭莎莎介绍,秦腔的源流可追溯至周秦时代,秦腔艺术兴于明而盛于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06年,秦腔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像许多其他非遗一样,秦腔在社会面上的传承和推广,一直是一个难题。

安万剧团的“破圈”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大众文化现象。目前,安万个人在快手平台上的粉丝数量已经突破120万人,其中“90后”及“00后”的粉丝数超过20万人。快手艺术的相关数据显示,以2024年12月为例,秦腔相关内容的视频播放量同比前年上涨了65%,对比同年6月,上涨46%。

2014年,有着百年历史的剧社西安易俗社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单位。易俗社原社长冀福记坦言:“传承秦腔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年轻人不喜欢秦腔?”在他看来,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为传统文化的“回归”提供了重要的渠道,“秦腔既要占领舞台,又要走向网络,通过传播渠道和自身表现形式的与时俱进,才能得到更多人支持”。

戏台上的安万

“天生花脸”和秦腔“狂人”

安万身上有很多个标签。快手平台为其打造的纪录短片里,生动地将其描述为“天生花脸”;他的戏迷群体为其献上“西北秦腔王”的美誉。他眼中的自己,是一名秦腔“狂人”。“我愿意为秦腔死……”安万说,如果没有秦腔,他很难想象自己的生活会是个什么样子。

他出生于1978年6月,9岁开始接触秦腔,如今已37年。然而,安万与秦腔的结缘不是“老天爷赏饭吃”。相反,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认为他唱不了戏。

“我这个人长相跟别人不一样,我天生有血管瘤,半个脸长了红色疙瘩。”安万说,小时候他被同学排挤,大家不愿意和他一起坐同桌、一起吃饭、一起玩。“上学怎么是这个样子?”他感到很孤独,也很自卑。

直到9岁那年,他才找到自己的“出路”。当时,他们村里正在筹备一场秦腔的演出。“我们村长唱戏,他把我叫去给我脸上涂了一层化妆用的油彩。我跑到镜子跟前一看,我以前的那个面孔看不见了,我感觉我比以前好看点,我到前台的时候,他们也没人认识我。就这样我突然想,我要去唱戏,唱戏的时候能找回自信。”安万说。

12岁,他正式跟班唱戏。每天早上4点到4点半,他必须起床练早功,等到其他人7点多开始练功的时候,安万的第一趟功已经练完了。他休息一下,然后跟着大家接着练功,他们练第一次功,安万练第二次功。一次机缘巧合之下,安万意外地获得了“替补”登场的机会,并由此开始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在安万的演艺生涯中,其童年经历的深刻烙印始终清晰可见。他最喜欢的剧本是《斩韩信》和《兴汉图》。他将自己代入韩信的角色,也将自己人生中的悲凉、呐喊、命运的不公和生命的苦闷寄托其中。

“秦腔是‘吼’出来的。”安万说,唱秦腔是一种对情绪的表达,“秦人”的生活里有一种习惯,两口子吵架、父母不理解、儿子不听话、心里有怨恨等,都会把这种情绪带到秦腔中去,借着秦腔哭一下、哼一下、跺两下脚。

他感慨于吴汉兴复汉室之志,心中也生出一个愿景:振兴秦腔。然而,像很多民间秦腔演员一样,辗转各个村庄戏场的安万,一直不温不火。

安万发现,不少传统的秦腔剧团都遭遇了经营困难的问题,喜欢秦腔的也主要是中老年人。这一地域色彩浓厚、观众年龄结构断层的传统艺术,如何才能传承下去?

为什么年轻人不喜欢秦腔?

早在20年前,时任易俗社社长冀福记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试图解答这一问题:为什么年轻人不喜欢秦腔?

据冀福记介绍,秦腔被称为梆子戏的“鼻祖”,从表演、音乐、服饰到道具,早已体系化、理论化。因此,秦腔才能启迪黄河两岸的其他剧种,如山西梆子、河南梆子、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为中国戏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也正是这个原因,年轻人认为秦腔就是古老的,甚至是陈旧的艺术,这种观念现在还没完全转过来。”冀福记说,秦腔不是“过时”的文化,但客观上不够与时俱进。

多名受访的秦腔爱好者提到,在他们的童年时期,秦腔几乎是唯一一种娱乐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奇且节奏明快的活动逐渐占据了年轻人的视野,他们对传统秦腔艺术的兴趣日渐消退。

然而,文化传承的重任终究要落在年轻人的肩上,由他们接过这一接力棒。

“以前我也很难理解,为什么一旦有秦腔的表演,家里的老人就那么高兴,十里八乡的人会凑到一起。”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秦炳峰说,在甘肃的农村地区,几乎每个村里都不定时有秦腔演出。他的母亲今年已经95岁了,尽管不识字,却能将多部秦腔剧本里的剧情娓娓道来。秦腔被西北的老一辈人视为一种精神寄托。

秦炳峰今年58岁了,他自己就是一名秦腔爱好者。但回溯至30年前,他同样“不识秦腔”。这一爱好是他迈入中年之后才逐渐养成的。他认为,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才能识秦腔、懂秦腔。

在秦炳峰看来,随着年轻一代不断成长和成熟,他们终有一天会用不同的眼光评价秦腔艺术,自发、自觉地传承、推广秦腔。

但眼前的问题是,有不少年轻人已经对秦腔丧失了接触、认知的兴趣。另一方面,以甘肃省为例,该省目前已注册登记的民间剧团共有一百多个,但部分已面临经营困境,演戏只是演员们农闲时候的副业。

“传承是一种责任,推广更是一种责任。”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负责人郭莎莎说。该馆通过展览、互动体验等方式向年轻人介绍秦腔文化,并结合研学活动吸引学生群体。展览内容包括秦腔发展历程,1:1还原的经典戏曲人物角色、服饰头饰等。

郭莎莎表示,学校和博物馆的推广活动帮助提高了秦腔在年轻群体中的知名度,且表明,只要有合适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年轻人也会喜欢上秦腔。

就在不久前,秦炳峰在商场的电梯里看到了令他惊奇的一幕:一名不到30岁的年轻人,戴着耳机,有板有眼地模仿着秦腔《兴汉图》里的唱段。“我问他怎么会唱这个,他说是在短视频上刷到的,原来也不喜欢。”

秦炳峰意识到,传播方式的创新为年轻人接受秦腔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原来秦腔也可以为年轻人提供情绪价值,也能成为年轻人和传统文化沟通的通道或桥梁。”

安万演出《兴汉图》画面

让更多年轻观众能听懂

2016年左右,安万的面部血管瘤越发肿大,不得不“退居”幕后。他很不甘心。随后,在周围人的影响下,安万决定在短视频平台上探索一条出路。在当时,他算是“吃螃蟹”较早的秦腔演员之一。他也没有想到,这一决定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了他的命运。

快手平台成为他展示才华的重要渠道,安万靠着在上边教网友唱秦腔、讲解秦腔服饰等,积累了大量粉丝。第一个月粉丝数3万多,第二个月就达到了17万多。

最初,因为担心吓到网友,他只敢在镜头前露出半张脸。但没想到,网友们不光给他精神鼓励,还直接提供了经济支持。5年前,他揣着快手粉丝捐赠的12万元,第一次来到秦腔“圣地”西安,为了去除那严重到让他无法演戏的血管瘤。

5年后,即2024年12月,安万再次回到西安。只不过,这次他带来了150余人的安万秦腔剧团。他们筹备了8天16场的表演,其中还有一场是跨年演出。

5年后,安万带着他的剧团来到西安,展板上写满了戏迷们对安万的祝语。

安万深信,秦腔可以是中老年人的精神寄托,也应该成为年轻人可以欣赏的艺术形式。“我从我们秦腔人的身上找毛病:为什么一些歌星只需将话筒伸向观众席,就能引发全场共鸣?为什么演唱会有那么璀璨的灯光效果,秦腔舞台没有?”

安万给剧团里添置了20台“大白头”灯,还有烟机、油机、雪机、喷火机等各种设备,音箱也采购自国内的一线品牌。

“一般的剧团乐手只有十几二十个人,我们安排了40个人,还加入了西洋乐、摇滚等元素。”安万说,他还改编了部分剧本,希望更多年轻观众能听懂。

安万试图营造一幅年轻人喜欢的景象,效果也立竿见影。此次西安巡演,他再次缔造了多个“万人空巷”的场景。

2024年12月30日下午,安万剧团选择在西安未央区大明宫附近的一处商业广场——万达广场进行户外演出。

戏台早早地就被戏迷包围,一些中老年戏迷搬着板凳前来看戏,人群中也不乏年轻人的身影。

大明宫万达广场现场人山人海

2003年出生的戏迷霍谨(化名)专程从辽宁赶到西安。“我妈说我小时候爱哭,但每次听了秦腔就不哭了。”霍谨说。受环境的熏陶,他3岁开始登台唱戏,但在9岁时,他因嗓子受损,告别了秦腔舞台。

尽管他依旧对秦腔抱有深厚的热情与关注,但对家乡舞台上秦腔剧团的演出却渐感不满足。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浏览快手平台时,他刷到了安万的视频,从此被融合了多样表现手法的秦腔表演深深触动。

与霍谨同样深受安万表演触动的,还有一位来自深圳、出生于1998年的年轻戏迷。他自称每晚都必须伴着安万的秦腔声入眠。

秦腔真的“火”了

2024年12月31日晚,在西安未央区开元大剧院,安万剧团筹备已久的跨年演出如期上演。他邀请了500名各年龄段的戏迷,在节目环节中设置了一些非传统的秦腔元素。

比如,他不间断地和台下互动,还在表演的间隙设置了抽奖环节,更是在最后和戏迷们进行新年倒计时,合唱了一段《兴汉图》。活动结束后,现场的观众久久不愿离去。

开元大剧院内众人合唱《难忘今宵》

安万剧团刚成立半年,已经进行了近两百场表演。据安万介绍,剧团成员里有他的学生,也有他的好哥们,甚至还有他自己认的干爹。安万强调“戏比天大”,用“做好人,唱好戏”作为团队的核心理念。

“卖力”是戏迷们对安万的一致评价。在短视频平台上,安万表演《兴汉图》的画面火爆出圈。他声色凄厉,不觉间泪眼婆娑。台上安万哭,台下戏迷哭。

此次西安巡演期间,75岁的秦腔爱好者韩先生向安万送上了一幅写着“安万秦腔王”的书法作品。

据韩先生介绍,自他这一代往上追溯,家中至少有四代人热爱秦腔。自幼,他便在村中的露天场地里观看秦腔演出。然而,随着步入社会与工作的繁忙,秦腔渐渐从他的日常中淡出。尽管如此,多年来,他始终心系秦腔的发展动态。安万的出现,让他深感秦腔艺术“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韩先生(图左)为安万准备的“安万秦腔王”书法作品。

从2024年12月24日到31日,短短8天,安万受到当地人厚爱,场场爆满。数据显示,同步直播也在快手上备受瞩目,累计直播与短视频观看量超1.4亿,并连续突破粉丝量大关,12月30日破100万粉,1月1日已超过110万粉。

值得注意的是,在老家甘肃之外,安万的秦腔影响力已广泛触达其他西北地区。目前,他的粉丝还广泛分布于陕西、宁夏、新疆等地,这些地区粉丝总量占比达51%。整体来看,安万粉丝中超50岁的人群最多,占比达53%,其次是30—50岁的中青年,占比超36%。

在安万看来,借助短视频、直播,快手拓展了传统非遗的生存空间和变现方式,既满足老一辈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为年轻人架起一座通往传统文化的桥梁。 

“一直以来,快手持续探索戏曲非遗文化传播与传承的创新形式,搭建更广阔的展示舞台,营造保护戏曲非遗文化良好氛围,扩大非遗传承人的影响力和变现能力,让非遗文化的活力在新时代潮流下精彩绽放,走进更多人的生活。”快手泛知识业务负责人黄臻曜表示。

“在中国,每片区域都有其特色的非遗戏曲,这些可以唱的‘活化石’,生动讲述着各区域独有的底蕴和风貌,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她说道。在新时代,非遗戏曲的传承与传播,有了新机遇。恰如快手,正用“小屏幕”给非遗创作者提供了“大舞台”,通过直播间与短视频的形式,“南腔北调”的戏曲艺人们有了被看见的机会,更多人也因此认识并爱上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感受到非遗与时代的连接共振。

作者:陈熠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