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团在翠云廊采访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元市剑阁县的翠云廊古蜀道考察时曾殷切嘱咐,要把优秀的中华文化弘扬好,要研究如何把古树名木等生态资源保护好、发展好、利用好。此次集中采访,记者亦来到了翠云廊,了解古柏树保护背后的故事。
“两旁古柏植何人?三百里程十万树。”在中国历史上,起先秦,经蜀汉,至明朝,翠云廊历经七次大规模种植柏树,号称“三百里程十万树”“古代陆路交通活化石”。目前,古柏保护区翠云廊景区有古树12351株。在这里,不仅可以领略自然之美,还能领略人文之美。
张飞柏
在翠云廊景区内,每一颗古柏树都有自己的名字和故事。长势苍翠遒劲、高大粗壮,颇似张飞个性,因而被称作“张飞柏”。相拥而立、枝叶连理、根尾相交,仿佛是一对恩爱夫妻在此携手并肩、窃窃私语、互通情愫,被人们称为“夫妻柏”。远看似松、近看是柏,笔直挺拔、直指云霄,全世界仅此一株的“国之珍宝”,因首次在剑阁县发现,被命名为“剑阁柏”。像这样有特色的古柏树还有很多,让记者不禁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及后人的悉心保护。
夫妻柏
当谈及景区是如何保护这些古柏树时,剑门关旅游景区游客部讲解员石杰指着古柏树旁的支架、石头等设施告诉记者,“古柏树龄长、脆性大,一直面临着虫害、火灾、水土流失、自然衰老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了木栏围护、钢索牵引、搭架支架、砌石垒土、抱箍加固、树洞修复、二代补植等简单实用的保护措施。”
“现在又采取了现代技术手段,施药防止病虫害、安装避雷针和防火设施,并对蜀道沿线古柏进行逐株普查登记,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实行身份式识别管理。”石杰说,同时还确定了古柏离任交接制度,县、乡、村负责人等因工作变动要离开时,都要按程序移交。“另外还对古柏制定‘一树一档、一树一人、一树一策’保护措施,全力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
帅大柏
据了解,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之所以能够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一直沿袭至今、相习成风,更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共同守护。
今年国庆期间,翠云廊景区日高峰期的游客量突破四五千人,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翠云廊,认识了古柏树的历史。保护古树明木不仅仅是景区的职责,更是每一个人的义务,从不随地扔垃圾、在树木上乱刻乱画等小事做起,给古柏树提供更好的生长空间,共同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文/图:李艺萱
编辑: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