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圆满落幕,但“科幻热”仍在延续,不少以“科幻”为主题的展览活动陆续亮相,带大家近距离感受科学和科幻的魅力。10月31日,记者来到位于成都高新区凯德·天府的“见所未见·刘慈欣科幻漫画宇宙主题展”全国首展,看到多个取材自刘慈欣科幻作品中的壮观场面,打造出一个超现实科幻“片场”,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奇幻浩瀚的科幻世界。
本次主题展精选亚洲首位获得“雨果奖”的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吞食者》《圆圆的肥皂泡》《球状闪电》《乡村教师》等作品,设置5大沉浸式展厅以还原复刻作品中的经典场景场馆。工作人员结合故事内容,以主题NPC(非玩家角色)的形式出现并与观众互动,增加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观众与NPC互动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和作用力有什么关系?”在第一个《乡村教师》展厅,观众站在故事里硅基生物对地球人进行“审判”的场景中,跟着NPC认真学习“牛顿力学三定律”。“恭喜大家回答正确,感谢大家对地球文明做出的贡献。”听到观众正确回答问题后,NPC宣告此次“拯救地球”行动成功。
逼真的模型
展厅里,《圆圆的肥皂泡》中可以笼罩城市的超级大泡泡、《流浪地球》中震撼的行星发动机、《球状闪电》中气势磅礴的“惊雷”、《吞食者》里吞食帝国的使者“大牙”等经典场景轮番出现,大型装置和声光电营造出的科幻感十足的效果,让观众忍不住拍照打卡,不断惊呼“太酷炫了”“好帅啊”……
读者近距离欣赏手稿和原画
“之前对科幻作品了解得不多,今天的展览场景逼真、视觉效果震撼,让我第一次了解到科幻的魅力。”市民程文诚表示,借由世界科幻大会的契机,成都再度掀起科幻热潮,“希望给孩子们种下科普的种子,培养科学精神”。
“通过这个展览,不仅能学到物理、天文知识,还激发了孩子的创作热情。”市民余燕和儿子一边看展览,一边拍照留作绘画的灵感素材。她说:“刘慈欣故事里大胆的想象帮助孩子打开了眼界,激发他们去表现自己的奇思妙想。”
看展览,学知识
本次展览汇聚了刘慈欣的15部代表作,分别对科技发展、情感牵绊、人性明暗、社会变迁、文明存续等人类课题进行了深入思考与精彩演绎。展览设置沉浸式体验区、手稿区、阅读区、文创产品区等不同分区,观众不仅可以身临其境“穿越”科幻电影片场,还能近距离观赏300余份珍贵手稿及原画,从漫画的角度感受科幻的奇妙与震撼,唤起对科幻的兴趣。
地球灾害科普画展
记者在展厅中看到,与见所未见·刘慈欣漫画宇宙主题展同期举行的还有地球灾害科普画展,将陆续展出300多幅征集作品,传递地质灾害的发生和预防知识,让大家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
主题展上将举行许多精彩活动
据了解,见所未见·刘慈欣漫画宇宙主题展将持续至12月31日,期间将会举行艺术、航天、科技等不同内容的青少年科普、科幻主题沙龙讲座等活动,展现科学之美,持续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读者们在认真看漫画
作为两个展览的主办方之一,四川波浪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兰兰表示:“此次沉浸式的主题展是一个创新的科普方式,通过互动、实践、体验等方式提高科普的参与度和实效性,引发观看者的兴趣和思考。”叶兰兰表示,未来将提供更高频的科普讲解,服务更多观众,充分利用主题展的资源,将多样化的科普活动带到更多人身边。
文/图:王雯丽
编辑: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