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人口加剧,空巢独居老人家中缺乏安全保障的情况逐渐增多,在家中突发意外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此,提高家庭监护智能化水平和家庭建床后续服务质量,成为破解老人居家安全问题的关键一环。
10月30日,记者获悉,成都高新区针对辖区内符合要求且有需要的特殊困难老年人群体进行了适老化改造,统一安装一键呼救、智能语音、门磁、烟感、一键报警按钮、人体红外运动传感器等居家安全智能监护设备,并与“成都高新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进行有效对接,实现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构建起了全时段、全方位的智慧养老新模式。
家里装上居家安全智能监护设备
第一时间获得救助
日前,居住在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75岁的夏婆婆突然在家出现恶心呕吐、全身发抖、大小便困难等紧急情况,她赶紧拨打街道为其配备的智能呼叫设备,拨通了应急救援支持服务电话。
智能呼叫设备与“成都高新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对接
工作人员在获知情况后第一时间赶到夏婆婆家,经与老人充分沟通后,协同红十字救生员将老人送往医院治疗并陪同完成相关检查、办理入院手续。智能监护手段不仅提高了老年人突发情况的响应及救援的速度,也有效地保障了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并提供帮助
据了解,为了真正做好居家老人的关爱保障工作,成都高新区各街道不仅制定了定期关爱巡访任务,全方位、多维度为老人提供“居家安全监护支持”服务,还为一些有特殊需要的老人制定了个人专项关爱援助服务方案,力求切实可靠、持续稳定地关注照料老人的日常生活。
“我们以‘常规巡访+智能监护+个案保障’的模式,力求为辖区内老人构建一张坚实可靠的安全防护网,切切实实提升辖区居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成都高新区社治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
积极开展家庭建床后续服务
将专业照护延伸到家庭
居家养老依然是我国目前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养老模式,而家庭建床后续服务在更好地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把专业化的照护服务延伸到了家庭。
为服务对象安装护理床等设备
为了更好地开展适宜服务对象的家庭照护床位后续服务工作,成都高新区首先对服务对象需求进行了详细的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制定“一户一策”的服务方案,为其安排轮椅、护理床、手摇升降床上靠背架等设备。同时,有针对性地配备专业的一线服务工作人员和物资。其次,随着服务对象身体情况发生的变化及时调整服务计划,确保需求得到“及时、专业、准确”的满足,切实将做好居家养老服务的初心落到实处。
为服务对象安装照护设备
据了解,成都高新区家庭建床后续服务主要内容以“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等六助服务为主。据统计,当前服务内容中主要以家庭助洁服务、理疗保健服务为主体,占服务总项目的80%左右。而从家庭床位建设的申请、安装、验收到后续服务,都将在成都高新区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一网统管”,确保能为老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为时刻保障老人享受居家服务的质效,各服务机构还配备了质量回访专员,对服务人员的服务情况进行督导,跟进服务实施进度、听取老人的意见与建议,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下一步的工作计划。
“下一步,成都高新区将持续深入关注特殊困难老年群体,聚焦他们最迫切、最急需的养老服务需求,强化养老服务供给手段,优化养老服务供给方式,用科学的方式和暖心的服务,为老年人办实事、解难题、谋福祉,切实增强区域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成都高新区社治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说。
文字:向晨晨
受访者供图
编辑:袁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