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上午,随着塔台发出指令,一架(阿古斯塔AW109型号)载人飞机从洛带通用机场起飞,经停中国—欧洲中心、青城山,最后稳稳落地回到洛带通用机场。
下午,这架飞机再次转动旋翼,从洛带通用机场起飞,经停天府国际机场、双流机场后顺利返航。这标志着成都市城市低空载人,出行验证飞行任务的顺利完成。
全国首次实现双机场航线互通
探索文旅出行新场景
本次飞行活动在国内首次实施同一城市两个大型繁忙民用运输机场之间,直升机低空目视航线互通,双场场内运输飞行和通航飞行同时运行。
从成都高新区中国-欧洲中心直飞都江堰市青城山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飞行还涵盖了市区-景区之间的航线互通,从成都高新区中国-欧洲中心直飞都江堰市青城山。青城山起降点紧邻成灌铁路青城山站,该站已形成集铁路、轨道、公交及出租等各类交通转换的枢纽。未来,低空载人飞行场景的投用,将进一步强化各类交通方式便捷转换,提升景区旅游服务水平。
从机场互通到文旅出行,本次飞行积极探索了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目前,成都正有序推进低空应用场景建设,空域条件丰富、产业基础扎实。自低空空域协同管理改革试点以来,成都市有人机累计飞行超过40万架次、8万小时,无人机累计飞行超800万架次、60万小时,飞行量均稳居全国前列,空域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在低空空域运行管理和安全管理上积累了丰富经验。
中国-欧洲中心
当前,成都高新区正积极开展航线、起降点位策划及场景试飞。成都高新区将按照统一安排,围绕规范、安全等要求,积极做好起降点的改造提升等工作。
不久的未来,多个低空应用场景密集起飞,道路巡检、医疗物资配送等场景常态化应用将在成都走进现实。
验证飞行“稳稳落地”
eVTOL商用模式未来可期
本次飞行活动以传统直升飞机先行先试,跑通实施城市低空出行服务涉及空域申请、通航报备、场站建设、交通协调等全流程,为未来eVTOL商用模式奠定基础。
在城市空中交通方面,eVTOL是重要的低空飞行器。近日,成都高新区与吉利科技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低空出行领域开展全面合作,携手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协议,双方将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在成都未来科技城建设沃飞长空全球总部及生产制造基地项目,推动自研eVTOL产品生产制造。
此次执行出行验证飞行任务的载人飞机
“沃飞长空近期已成功完成AE200机型的全倾转过渡飞行实验,成为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完成该类试验科目的eVTOL企业。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飞行器在成都未来科技城完成总装和交付,沃飞长空将携手成都高新区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把成都市的低空经济推向一个新高度。”沃飞长空相关负责人说道。
低空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典型代表,是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据了解,成都高新区是成都发展包括低空出行在内的低空经济产业的重要极点之一。
当前,成都高新区已初步策划覆盖串联高新南区、高新西区、成都未来科技城、天府国际生物城等片区的多条低空飞行线路,包括载人、应急救援、文旅等多个方面,同时进一步围绕酒店、写字楼、医院、高铁站等布局起降点。目前,“中国—欧洲中心”起降点是全市首批达到使用条件的起降点,“中国—欧洲中心”至都江堰青城山航线是全市首批低空载人出行验证飞行航线重要组成部分。
本次飞行活动是低空载人航线及其应用场景的一次积极探索与验证。成都市低空交通管理服务平台首次实战检验的通过更标志着低空载人飞行通航管理链条的顺利打通,将为载人飞行在体制机制、安全管理、服务保障等各个方面的政策完善提供重要参考,也为今后更多航线的开行提供借鉴,为商业化飞行积累经验。
文字:孔维睿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视频:陈实
编辑:袁也然
校对:申东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