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政协常委林泽虹
不久前,成都第16次上榜“最具幸福感城市”,“幸福成都”的温度体现在每个生活细节中。“洗澡作为基本生活需求,对普通人是再简单不过的小事,但对老人尤其是高龄、失独、失能老人,及重度残疾人等则非易事,成为奢侈的迫切需求。”成都市两会期间,成都市政协常委、委员联络委员会兼职副主任、迪康药业工会主席林泽虹建议打造老弱群体社区助浴场景。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研究表明,在穿衣、吃饭、如厕、上下床、室内活动、洗澡等6项日常生活自理活动中,最困扰老年人的是洗澡。经过调研分析,林泽虹发现,由于老弱群体功能较差、家庭小型化助浴较困难、异性子女助浴尴尬等原因,老弱群体居家洗澡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借鉴日本及上海、香港等地经验做法,林泽虹认为需从服务供给、政策保障、智慧助浴等多维度协同推进,并提出了三方面建议。
一是建立专业化助浴服务团队。扶持培育一批连锁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智慧养老机构品牌,组建具备医疗护理资质的流动助浴团队和设备,对无法外出的重度老弱群体,提供标准化上门洗护服务;在社区特别是老旧社区,按照老弱群体数量比例,利用社区闲置空间(日间照料中心、养老驿站)配备无障碍浴缸、升降设备改建助浴点,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助浴服务站”;倡导养老服务机构对外开放预约,共享专业助浴护理资源。
二是完善助浴政策保障机制。建立行业服务标准规范。制定服务分级标准(如轻度协助、全护理洗浴),规定隐私保护、应急处理等细节,要求服务人员持证上岗(护理证+急救技能认证),实行服务机构星级评定制度。强制服务机构购买“助浴责任险”,覆盖意外伤害赔偿;推动助浴服务进入成都长护险支付目录,对评估为重度失能的参保人,每月提供2-3次免费基础助浴服务。
三是构建智慧化助浴服务平台。建设“蓉城助浴”一站式平台,整合全市助浴资源,提供在线预约、服务评价、紧急呼叫功能,对接“天府市民云”APP,开通家属远程监控模块(用户授权);为独居失智老人配发防水心率监测手环,洗澡时实时上传体征数据,异常情况能自动通知社区及子女亲属。
文字:袁也然
图片由受访者本人提供
编辑:李艺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