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政协委员高剑
城市吸引外资的数量以及外资设立研发中心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国际化营商环境状况以及在全球的科技竞争力水平,通过吸引外资、推动科技创新也将进一步增强城市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推动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并与国际深度接轨。
经过梳理公开资料和报道,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市欧美同学会建言献策专委会秘书长、成都巴赛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剑发现,从外资研发中心的数量来看,上海579家、北京221家、深圳150家以上、杭州120家以上、成都约100家。与外资研发中心最多的上海和北京相比,成都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杭州正快速提升——2024年杭州市的外资招引取得历史性突破,完成实际利用外资65.42亿美元,规模首次在全国所有城市跃居第三,仅次于上海和北京,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位列第一。
因此,高剑建议,重点对标上海与杭州,进行系统梳理分析,进一步优化成都在外资研发中心发展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高水平的研发机构入驻,提升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去年11月,《成都市鼓励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暂行办法》正式印发。该政策针对外资研发中心的落地开办、投资到位、开展研发三个关键环节,提供了实质性的资金支持,具体措施包括设立奖励、投资奖励和研发资助三个方面。高剑认为,招引外资本质上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科技、人才、数据等资源配置,成都在吸引和促进外资研发中心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有提升空间。
具体措施方面,高剑从政策支持、提升行政效能、产业协同、国际合作、绿色科技、区域均衡发展、数字化转型7个方面提出建议。比如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外资研发中心的创新项目,特别是高精尖技术领域;简化审批流程,进一步简化外资研发中心的设立和运营审批流程,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产业链整合,推动外资研发中心与本地企业的合作,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建设创新生态系统,促进外资研发中心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吸引更多沿线国家的外资研发中心入驻成都;推动外资研发中心采用高环保标准,建设绿色研发中心;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经济领域,提供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等。
文字:袁也然
受访者供图
编辑: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