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3月14日,成都高新区团工委联合成都高新区益州小学少工委发起全区首个少先队环保志愿服务项目活动——“衣”旧有爱·闲置校服循环计划(试行)。这项源自少先队员智慧结晶的实践活动,正以“提案变现实”的创新模式,书写着生态文明教育的生动诠释。
活动前期收到校服500余套
前期准备时,该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收到校服500余套,在当天的活动中,300余套校服以一折以下的价格在校园内实现了循环再利用。剩余校服后续将严格消毒处理、去除校徽标识,符合捐赠标准的校服将定向输送至对口支援的甘孜州德格县学校,售卖校服所得将用来为当地少年儿童购买相应的学习、生活用品,预计能为受助家庭年均节省开支500元。更具深意的是,每套校服将附带“成长寄语卡”,让成都与德格的孩子们在衣物流转间完成跨越山海的对话。
活动现场
据统计,我国每年淘汰校服超2亿件,其中90%以上被填埋处理。经专业测算,每循环1000套校服可减少3吨碳排放,相当于种植200棵树木的固碳效益。
在2024年成都高新区第六届“十佳红领巾小提案”评选活动中,成都高新区益州小学刘成蹊、蓝梓航、余文薄三位少先队员提出了《“衣”旧有爱·闲置校服循环》方案。该提案创造性构建“环保+公益”双驱动模式,不仅精准呼应国家“双碳”战略,更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少先队实践活动。经过多部门联合论证,这项充满童真却又不失专业性的提案最终被纳入成都高新区少先队重点工作项目。
活动现场
这是少先队社会实践教育的突破性创新,为破解校服资源浪费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提案转化—社会实践—价值延伸”的创新模式,“政府搭台、学校主导、社会协同”的运作机制,让少先队员在实践中从环保理念的“接收者”转变为绿色生活的“倡导者”。
后续,成都高新区团工委将向全区中小学校推广此项活动的经验,这场由红领巾引发的“绿色革命”,正悄然推动着“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的良性循环。
文字:袁也然
图片由成都高新区团工委提供
编辑:李艺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