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诚信,是中华文化的千年传承,也是交子精神的灵魂所在。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不仅是中国金融史上的伟大创举,更是以“信用”为核心的经济文明的象征。
3月15日,恰逢“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交子金融博物馆携手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开展“以信相交,有道君子”诚信文化学术沙龙活动。
交子金融博物馆
“交子作为世界上第一张纸币,它蕴含着诚实与守信,交子金融博物馆也一直致力于推动和传承这样的精神,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活动现场,成都交子金融博物馆有关负责人结合交子蕴含的诚实守信文化,以及正值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与社会诚信,呼吁大家可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也希望众人可以多多参与和推动“交子”相关活动。
随后,专家学者们纷纷展开“智慧交流”。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蔡尚伟结合“3月15日是消费者维权的重要节日,也是诚信文化的纪念日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诚信,这是中国传统,也是当代核心价值观之一。“仁义礼智信,作为我们传统的核心价值观,深深植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从中国传统文化绵延至今天的当代文化,构成文化传承的基本要素和清晰脉络。自古以来,诚信便被视为立身之本,‘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信任是社会交往的基石,是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关系的纽带,在现代社会,信息流通迅速,人际交往频繁,诚信的价值更加凸显。”
活动现场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人民日报社四川分社原副社长刘裕国结合自身媒体工作经历,阐述诚信文化意义及媒体工作对诚信的践行。他表示,“诚信文化是中华民族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学者做学术研究要有执着坚持精神,在3·15开展相关活动意义重大。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应将诚信视为立身之本、行事之基。通过举办沙龙、展览、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公众对诚信重要性的认识,还能促进社会各界对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共识。”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章夫结合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主题,向大家分享自己对于“交子世界”的探索与实践。“从古至今,交子承载的‘诚信、创新、开放、繁荣’基因和体系在成都这个城市延续,‘千年交子’的文化内涵与蓬勃活力亦在成都高新区这片区域发展。”他说,交子所蕴含的诚信精神也正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核心所在,大家都应秉承交子的诚信传统,坚守商业道德,维护公平交易。同时,交子的创新精神也激励大家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新方法、新路径,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推动消费环境的持续优化与繁荣。
活动现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章夫出版新作《1024 - 2024: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诞生地成都,以及千年来的世界》(以下简称《交子的成都世界》)发布。活动现场,章夫也向大家解读了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产生的前世今生、历史成因、生存土壤以及它是如何影响世界的发展进程。
随后的互动环节中,不少参与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就“3·15”消费者权益日提出了疑问。一位参与者结合抽奖类消费诈骗经历提出疑问,她提到,在购物支付后抽奖中一等奖,被要求填写手机和住址,她怀疑遭遇诈骗,未按要求提供信息,之后被多次电话骚扰,询问此类商家营销手段是否触犯消费者权益。
针对这一案例,专家表示,从诚信角度看,正规品牌为打造品牌形象,不敢公然进行此类行为,而对于消费者而言,要随时保持警惕,关注对方平台及单位,同时可以借助媒体多关注此类现象,通过舆论监督,让社会共同监督不良商家行为。
另一位参与者针对生活中常见的欺诈行为,如商家欺诈、消费者恶意差评逃单等,对市场监管情况表示困惑的同时,提出诚信体系不够完善的见解。对此,专家表示:“关于诚信体系问题,法律法规虽有约束,但社会及个人执行体系完善需要漫长过程。目前,信用是市场基础,如电子货币等基于信用才有价值,需法的力量、道德力量、信仰力量多管齐下,不断完善诚信体系。”
此外,还有参与者分享了在经营中如何践行诚信文化的实例,大家纷纷表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诚信不仅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更是品牌建设的基石。“活动不仅加深大家对诚信文化的理解,更激励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传承交子诚信精神,完善诚信体系建设,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让‘诚信之花’在现代社会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说。
视频:蒋梦灵
文/图:孔维睿
编辑:李艺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