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为油气行业“走出去”创造了更多的市场需求和市场机会,沿线国家成为中国石油国际核心油气合作区、跨国油气战略通道的资源保障区,也成为大庆油田国际业务服务和贸易的主要市场。
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大庆油田做大中东、深耕非洲、发展中亚俄蒙、培育亚太,积极布局国际市场“四大战略区域”,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业务已经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展形成了涵盖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工程建设、石油装备、化工产品、生产保障服务的完整产业链,正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合作共赢的市场开发新路。
油气主导
稳中求进
作为油气生产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下,油田面临的发展之路有两条:一条是资源,一条是市场。资源,是立身之本;而市场,是效益之源。
多年来,油田坚持“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谋发展,大力拓展外部市场。1998年,油田向国际化经营探出“触角”,并开始在不同国家进行钻修井、测录固井、电泵、建设等业务“试水”服务。2005年,获得蒙古国塔木察格区块权益,首次进入国际油田勘探开发领域。2016年,获得伊拉克哈法亚项目权益。从此油田海外权益产量开始持续增长,目前已达千万吨级规模。2018年,国际收入首次达到百亿规模。今年上半年,国际油服、国际油气业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44.74%、115.95%。
在此期间,中蒙两国政府积极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国“草原之路”“发展之路”和“新复兴政策”的战略对接,塔木察格作为“一带一路”之上的中蒙石油合作项目,成为中蒙经贸合作的成功范例。如今,塔木察格项目已经建成了一座由地面系统(集输系统、采油系统、注水系统)、供电系统、道路系统、油田生产、生活保障和废物处理系统等组成的配套完整、功能齐全的具备百万吨产能的中型油田,至今年上半年,累计生产原油已突破900万吨。
十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领域大幅拓展,油田项目管理由“作业主体”向“经营主体”转变,开发方式由“自主开发”向“联合开发”转变,在不断突破创新中实现了稳步发展。
多元并举
优势凸显
“一带一路”建设创造了国际合作机遇,开放的大庆油田审时度势,充分发挥优势力量,推进技术输出、管理输出、服务输出、品牌输出,加快数字化建设运维、网络安全、新基建、智能产品等业务“走出去”,业务发展已实现由“油田服务”向“多元发展”转变,服务模式由“单项服务”向“一体化服务”转变。
打开新市场——继贝宁管道业务之后,签约乌干达中海油翠鸟油田管道项目,中标东非原油管道储罐及终端项目,油田海外业务首次进入坦桑尼亚市场,承揽首个由道达尔担任直接执行方的基建项目,实现了撒哈拉以南非洲市场的实质性突破。
开拓新领域——在东南亚市场,油田二氧化碳驱油技术首次走出国门,成功获得中油国际印尼公司佳步区块二氧化碳吞吐试验项目合同,为进一步深化中印油气合作开辟了新领域。
总包新业务——相继中标伊拉克鲁迈拉3个批次钻井总包合同,签约伊拉克B9区块3部钻机15+2口井总包项目,中标马基努油田注水先导及燃气轮机电站EPC项目,成功进入伊拉克第7个油田市场。
“攥紧一个拳头,拧成一股力量”,油田“走出去”队伍精准对接项目,持续巩固国际油服项目资源,国际油服业务续签老项目、中标新合同、开展新业务,市场区域和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
强化品牌
合作共赢
“一带一路”的核心是合作共赢,大庆油田践行更高行业标准,强化大庆品牌建设,打造了哈法亚油田、鲁迈拉油田等一批标志性工程,赢得当地政府、业主和甲方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油田企业走到哪里,就积极跟哪里融合。油田企业落实本土化战略,积极招聘和培训当地雇员,优先考虑采购和使用当地产品和服务,为当地承包商及服务商提供参与项目服务的机会;支持地方建设,在蒙古国、伊拉克等地帮助改善社区居民生活条件,通过提供就业岗位、钻凿饮用水井、捐赠医疗物资等,树立了负责任的国际化企业形象。
苏丹分公司与属地国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共享共建:洪涝灾害时,捐赠物资和现金,为灾区恢复和重建贡献一份力量;捐建苏丹大学石油工程系实验室;援建油区村庄电网建设;无偿为苏丹穆格莱德油区提供了3台CAT柴油机大修服务……得益于“大公益”“微公益”的社会效应,大庆油田的良好形象在当地政府、社区、油区以及外籍员工的心目中愈发深刻,钻修固三大主营业务的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
肩负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任,承载着广大油田干部员工的发展希望,大庆油田拓市场、创效益、赢荣誉、铸品牌,在“一带一路”这条创业之路上,实现了从“走出去”“走进去”到“走上去”的跨越,正努力迈向一个基业长青、走向世界、旗帜高扬的百年油田。
来源 大庆油田报
编辑 宋庆晨
责编 彭勃
审核 党虎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