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蹄疾步稳谋求大发展

2024-01-18 10:39:01 

2023年是大庆油田“新能源加快建设年”。按照集团公司“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大庆油田锚定“双碳”目标,加强重点工程建设,以“效益优先、内外并举、提质提速、依法合规”为根本遵循,统筹推进新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风光发电并网指标获取、示范工程落地实施、油气和新能源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蹄疾步稳谋求大发展,取得了新能源指标获取任务超额完成、生产指标大幅提升、降本增效成果显著等喜人业绩,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向“新”而行 绘就油田好“风光”

——大庆油田2023年新能源业务发展综述

○本报记者 闫婷婷


指标获取超额完成,落地规模不断扩大,“绿能”效应逐步彰显,重点项目快速推进……翻看2023年大庆油田“年终成绩单”,“新能源业务”这一项成绩喜人,有目共睹。

“从零起步、从小到大、从内到外、从点到面、从浅到深”,短短一年时间,油田新能源业务是如何“干出了‘加快建设年’的样子”“拓展了大空间、干出了加速度”?

向“新”而行。油田公司新能源事业部相关工作负责人说:“油田上下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紧密围绕抓好‘三件大事’战略部署,锚定‘一稳三增两提升’奋斗目标,统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努力开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绘就油田好‘风光’。”




“像抓油气业务一样抓新能源”

纵深“路线图”,让新能源业务发展底气更足


对于一个已经开发建设60多年的老油田来说,新能源业务位列何处?

聚焦“双碳”目标,紧跟发展大势,大庆油田掷地有声:“像抓油气业务一样抓新能源”。

业务发展,顶层设计是基础、是关键。在把新能源业务作为发展接续力量“主导产业”,与油气勘探开发同步部署、全力推进的基础上,油田持续强化顶层设计,编制完成《新时代大庆油田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发展规划》,从千万千瓦级“风光气储氢”一体化基地到“四大基地”,规划更系统、目标更积极,加速形成清洁能源千万吨级产能目标、二氧化碳注入规模化发展、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布局,着力构建高质量协同发展新能源产业群,为油田开启成长“第二曲线”、打造“油、气、新能源”新格局提供了规划支撑。

方向既定,路线清晰。2023年,大庆油田新能源指标获取任务超额完成,生产指标大幅提升。其中,新获取风光发电指标384万千瓦,完成年计划的175%;新获取地热供暖指标186万平方米,完成年计划的186%;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43.6万千瓦,较2022年增长169%。




“争分夺秒大干、只争朝夕快上”

跑出“加速度”,让新能源业务发展脚步更快


当前,新能源市场已成“红海”,业务发展面临许多困难挑战。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领域迈进,大庆油田起步较晚,如何早日实现从学习跟跑、到努力并跑、再到奋进领跑的“成长”?

2023年,大庆油田“争分夺秒大干、只争朝夕快上”,用行动和成效作答:

项目建设,“快”。进一步强化前期工作管理,提升专业能力水平,加强重点工程建设,推行精细运维管理,健全QHSE管理体系,项目建设展现新速度。全年新建风光电项目规模较2022年提高16倍,实现了项目建设“零起步”到“快增长”的根本性跨越。

示范引领,“强”。集团公司首个中深层“U型井”地热项目、首家上游业务碳资产开发技术支持中心等先后落地,CCUS示范工程稳步推进。特别是喇嘛甸油田低碳示范区全面开工建设,积极探索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大庆模式”,为老油田持续发展、增强能源供给能力提供了经验范式。

技术创新,“实”。与深圳新能源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联合研发中心,积极开展储能、氢能、地热开发等前沿技术攻关,针对油田绿电装机规模受限等困难挑战,大力开展智能微电网研究,探索油田特有绿电自消纳技术,新能源领域技术创新和科技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坚定不移“走出去、闯市场”

扩大“朋友圈”,让新能源业务发展空间更广



2023年2月份,大庆油田与绥化市签署新能源开发战略合作协议,共同规划建设千万千瓦级“风光储一体化”示范基地,规划配套建设“燃气调峰+储能”。

2023年4月份,大庆油田与牡丹江市签署新能源开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规划建设千万千瓦级“风光储一体化”示范基地和牡丹江市光伏、风力发电、水力发电项目。

2023年7月份,大庆油田与五大连池市签署新能源开发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推进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开展深入合作。

……

积极扩大“朋友圈”、拓展“覆盖面”。一年来,油田上下坚持领导带头“走出去、闯市场”,持续深挖潜力,深化企地对接合作,依托资源、渠道、产业链、品牌优势,抢滩布局新能源新市场,先后与广西、绥化、牡丹江、五大连池等省市区县政府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平台,成功签订战略协议5份,储备风光开发项目规模达2000万千瓦。

“风光”无限,前景可期。大庆油田将以全面建成百万千瓦级低碳油气生产基地为目标,以持续推进油气和新能源融合发展为原则,全力推进指标获取转化和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力量实施科技攻关,持续优化业务管理体系,奋力走出一条具有大庆油田特色的绿色转型发展新路。






采油七厂多点发力拓展新能源业务版图


2023年,采油七厂规划建设新能源项目4个,装机规模38.36兆瓦,设计年发电量6925万千瓦时。其中,已建成投产的葡47微光伏发电先导试验工程,累计发电110万千瓦时;葡二联地区小型分布式电源集群应用示范工程(一期光伏项目),累计发电350万千瓦时,为该厂绿色低碳发展按下“快进键”。

采油七厂将绿色光伏与传统能源有机结合,在库里泡水域平台开展微光伏发电先导试验,利用葡47区块4个水域平台剩余可利用面积,建设高效太阳能光伏板1062块,装机总容量达577.81千瓦。2022年1月份,该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实现大庆油田光伏项目从0到1的关键突破,迈出油田向新能源转型的第一步。

作为中国石油投产的首个风光储一体化开发新能源项目,葡二联地区小型分布式电源集群应用示范工程通过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电池方阵两种设备共同发电,配套储能装置调配,能较好地解决风能、太阳能利用受天气影响的问题,具有电力输出稳定、经济性高、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去年1月份,一期光伏工程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大庆油田新能源转型发展又迈出坚实一步。该工程利用1座报废站场和22座废弃井场进行光伏建设,装机规模2.22兆瓦,生产的电能就近通过油田电网直接消纳利用。今年1月12日,项目二期工程首台风电机安装成功,工程建设2台单机容量5兆瓦风力发电机组、1兆瓦时储能设施,设计年发电量3125万千瓦时。

今年,采油七厂将突出污水余热项目与光伏项目优势互补,统筹编制2024年低碳生产园区综合能源利用工程规划,预计新增光伏装机规模17.8兆瓦、余热9.4兆瓦,绿电替代率可提高6.1%。同时,他们将依托库里泡平台光伏项目,开展智能微电网试验,打造“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微网,实现能量优化、智慧互联,减少弃光量,稳步推进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

文/摄 本报记者 黄特 通讯员 马煜 黄冲





采油九厂持续提升企业发展“绿色含金量”

一块块深蓝色的光伏板整齐排列,旷野中央白色的风机转动着巨大的叶片,污水处理的余热经过换热提温用于工艺用热和站内采暖,撬装式原油光热加热装置替代了井口电加热器……

在百里之外的龙一联地区,采油九厂竞逐新能源赛道,科学编制发展规划,追踪应用前沿技术,高标准组织推进、高质量运行管理,持续提升企业发展“绿色含金量”,展现出更多的新“风光”。

采油九厂新能源办公室副主任张岩介绍说,近年来,他们通过多轮技术论证,优选技术控投资,在规划设计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同时,他们积极开展专业培训和调研咨询,加强项目全过程节点管理,建立设计、施工、监理联动机制,加大管控力度,圆满完成了油田首台风机的施工任务,发出油田“第一度”风电,为新能源业务发展积累了一定经验。

“我们建成了龙一联地区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工程,在不断探索多能互补综合利用的同时,还努力扩大规模,充分利用周边土地资源和自主消纳能力,2024年会建成6座光伏发电站,不断提高油田生产系统绿电占比。”张岩说。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龙一联风力发电站和光伏电站累计发送绿电1868万千瓦时,清洁能源替代率达24.6%,在油田绿色低碳转型中递交了一份圆满答卷。

“目前,油田龙虎泡区域油气新能源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工程已启动,页岩油区域油气融合发展可研方案正在编制中,集合了风、光、储能新能源先进应用技术,为页岩油区域低碳生产、低碳建产创造条件,力争2024年完成项目前期工作。”面对未来,新能源办公室主任于秀军信心满怀。

文/摄 本报记者 王继红 通讯员 陈莹莹 王婷婷


数智技术公司为数字新能源提供全链条技术服务

“咱们要集成庆新油田、采油九厂龙一联等能耗管控系统的现有成果,结合采油六厂实际需求,联合软件开发,做好综合能源管控系统的技术研究和开发部署。”1月10日,在数智技术公司规划设计中心,数字油田室班长扈君正带领员工制定今年的工作计划。

2023年,数智技术公司深入介入数字新能源业务领域,成立工作专班,采取“1+1”软硬件联合模式,为油田新能源建设提供了高质量数字支撑。

“喇嘛甸油田低碳示范区能源管控中心项目,是我们去年承担的油田数字新能源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在推进过程中,规划设计中心联合软件分公司与喇区分公司紧密结合,根据功能定位和使用需求,高效率、高质量地提供全链条技术服务。”数智技术公司规划设计中心副主任杨天翼介绍说。

截至目前,他们通过“1+1”联合作战模式已经完成油田新能源集控中心软硬件系统总集成、中油电能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采油六厂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庆新油田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和板块新能源业务数智化技术支持等项目。在油田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中,他们设计出大庆油田新能源集控平台架构,明确了新能源集控系统的功能定位等内容;在中油电能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项目中,他们自主设计开发了新能源智慧运维系统,涵盖场站信息管理、人员信息管理、设备信息库等多个业务功能模块。

“新能源最本质特征除了绿色低碳外,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数字化’。未来,我们要争做数字能源建设的实践者和应用创新者,为打造大庆油田数字新能源精品工程,提供全链条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数智技术公司一级工程师关庆学表示。

文/摄 本报记者 杨爽 通讯员 侯东旭


工程建设公司新能源项目建设火热推进

走进龙一联地区清洁能源综合利用工程项目现场,一座座高大的风机巍然矗立,一排排墨绿色的光伏板在冬日暖阳下熠熠生辉,共同将风光转化成零排放的“绿电”。该项目顺利投产,填补了大庆油田在风力发电领域的空白,这只是工程建设公司在新能源建设中的一个缩影。

2023年,工程建设公司全面构建新能源业务发展新格局,成立新能源业务指挥部,组建20个、储备8个新能源PC项目部,风电、光伏、余热等项目“全面开花”。龙一联风电项目在有效工期49天的苛刻条件下,以油田首台风机并网发电献礼油田累产原油25亿吨,喇嘛甸油田喇五光伏电站创出40天装机投产新纪录,龙一联余热项目完工98%,高品质施工打造油田余热利用样板工程。

工程建设公司直面新能源业务工程项目管理上经验较少的挑战,做好顶层设计,资源统筹组织、解决关键技术、研制配套产品“三管齐下”,高标准完成新能源项目施工组织工作。“我们用好‘日报+周例会’内控机制,超前谋划各工序衔接,关键节点按小时倒排,保证计划落地落实。”工程建设公司新能源业务指挥部副指挥张庆龙介绍道。他们还积极研发了轻型光伏橇装一体化集成装置,成功应用于采油三厂光伏项目,进一步提升了自主预制施工能力。

随着油田新能源项目加速推进,新能源业务指挥部对已建项目的施工过程进行详细复盘,分析不足、补充经验,编制试行《新能源风光发电项目标准化施工手册》,让新能源项目建设由“各自作战”变为“高效协同”。自手册推广应用以来,新能源项目按“册”运行,以“册”为本,项目人员各司其职,采购、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等各环节协同运作、高效发力,项目建设快马加鞭、效益显著。仅风电项目一项,每台风机的基础施工周期就缩短了9.4%,在文明施工重复投入上节约6万余元。

2023年,工程建设公司共承揽新能源项目24项,装机规模65.6万千瓦,同比增长9.8倍。其中,已开工15项,装机规模37.2万千瓦,建成14.2万千瓦,并网4.6万千瓦,重点项目按期投产率达100%,为油田新能源业务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大庆建设”的积极贡献。

文/摄 本报实习记者 杜婧雯 通讯员 张屹世 赵海成


装备制造集团自主研发光伏撬装

1月11日,在装备制造集团石油专用设备有限公司厂房内,一排排光伏撬装配件新鲜“出炉”,整齐摆放在库房内,等待运往施工现场。

2022年年末,这个公司敏锐捕捉到作为清洁替代、战略接替和绿色转型的新能源产业市场前景广阔,就未雨绸缪进行光伏撬装战略布局和技术储备。如今,他们已研发完成两个系列10种规格光伏撬装产品设计,日产能300台套,有力保障了油田新能源产能建设需要。

“光伏撬装作为安装光伏发电板的地面基础设施,国内行业一直沿用地下深桩基础结构设计,安装过程中存在极易损坏地下管网和电缆的问题。如果在大庆油田应用,显然有些‘水土不服’。”该公司常务副经理刘希贵说。

为满足油田产能建设需要,工作专班人员往返现场1万多公里,与大庆油田设计院沟通百余次,深入现场对接新能源事业部用户需求,开展产品差异化设计,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他们反复计算校核强度载荷,综合考量设计安全性、产品美观性、经济适用性、运维便捷性等各类因素,连续200多个日夜修订设计方案35稿、测算数据1089项、绘制图纸560余张、试制样机10次,成功攻克10级以上风雪载荷、远程运维等行业技术瓶颈。

石油专用设备有限公司还引进了由激光板材下料机、焊接机器人等设备组成的自动化光伏撬装生产线,建立了远程运维服务平台;技能专家王坪生自制了光伏支架组对工装;对焊接机器人重新编程,实现光伏支架自动焊接,工效提高了6倍。同时,他们拥有产品标准化设计、规模化采购、工厂化预制、模块化建设、信息化管理、数字化交付的性能优势,能够有效保护地下管网,拆装吊运安全简便。

在打造光伏撬装施工样板工程中,为了确保光伏安装整排面板角度统一,车间员工严格把控细节,时而蹲着拧螺栓,时而站立对角度;现场监督人员逐项检查组件安装是否牢固、线路连接是否规范……连续奋战20多天,提前完成了安装任务。 文/摄 本报记者 宋美娜 通讯员 刘洋



热门推荐
基层报道 2024-01-18 10:29:40
海外业务规模喜人 2024-01-18 10:28:53
海外市场“多点开花” 2024-01-18 10:28:18
图片新闻 2024-01-18 1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