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救井 匠心如初——记井下作业分公司修井一大队101队队长韩泽

2024-02-04 08:17:48 

〇本报记者 王继红 实习记者 陈益

2023年,井下作业分公司修井一大队101队队长韩泽带领队伍修治疑难井15口,治理成功率达到80%,在油田疑难井治理队伍中处于领先水平,先后获得2023年油田公司质量先进队、效益型金牌队、井下作业分公司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作为队伍的“领头人”,韩泽觉得“技术就像一本书,需要反复研究、琢磨、总结,坚持勤翻、勤练、勤学、勤看、勤听、勤问,不断积累,才能成为其中的‘行家里手’”。他不仅自己喜欢琢磨修井技术,还鼓励队里的年轻人也多学技术。

韩泽是“油二代”,父亲在作业队工作,“小时候去井场,就觉得这工作又脏又累”。2002年,他参加工作,师傅安排他将150多公斤一根的钻杆码齐,他只搬了15根,就满手是泡,“我边挑边想,得学技术。”

带着“改变现状”的初衷,他利用倒班休息时间跟着技术员从“零”起步,开始学习修井技术,常常在井上一住就是一个多月,慢慢学出了兴趣,也学出了成就感。

近年来,随着油田“病井”情况越来越复杂,他向传统工艺发起了“挑战”:在现有施工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整合,聚焦无通道套损井打通道技术、小通径套损井打通道技术、活性错断井打通道技术和吐砂吐岩井治理技术等“卡脖子”技术,和技术专家们共同制定技术措施,率先开展现场试验。

“以活性断口为例,错断的位置大多是在裸眼段,这一段套管外面就是地层,没有水泥加固,地层容易坍塌,错断后很难找到通道。我们的工具都是直的,为了找到通道,我们会根据铅模的情况,将工具变弯,自制多形态的笔尖,下到断口处反复试探,找寻通道,打捞落物。”韩泽说。

找寻通道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耐心活。他不仅自制工具,有时还会上手操作工具下井,一遍遍地进行试探。“疑难井的难处在于,有很多次我们以为找到了,但与通道却‘擦肩而过’,必须有耐心,凭经验、靠技术再去寻找。”韩泽说,自从当上修井101队队长,负责攻关疑难井,他每天晚上都会躺在床上,反复地根据铅模情况推演可以用什么工具进行打捞、可能产生什么结果,这已经成为习惯。

如今,修井101队已经掌握了逐级扩径磨铣、逆向锻铣、液压磨铣扩径等8项修井工艺技术。韩泽也在工具的不断革新完善中,总结形成了“化简就繁、突出作用、更新材质”的制作思路,一年来共制作并加工了10余种特殊修井工具,降低了疑难井的施工难度,提升了修复率。

让他记忆特别深刻的是,修井101队曾经对一口加固管二次套损井进行扩径整形,那口井测井后发现10处套变、4个断口,其中有9米多长的套管已经完全破碎。他和厂家联系,选取厂家最长11米的加固管进行修复,克服了易卡、易随时坐封的困难,成功进行治理。

“我喜欢挑战,也经常和专家们进行交流,力争在修井领域积累更多的经验,让‘病井’恢复过来,实现有效治理,为油田稳油增气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我最有成就的事。”韩泽说。

热门推荐
满江红·铁骨铮铮 2024-02-02 07:38:33
等一场雪 2024-02-02 07:38:05
新春小序 2024-02-02 07:37:02
南小年·北小年 2024-02-02 07:3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