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能建设一线“啃”硬骨头挑重担子

2024-02-07 11:26:15 

○本报记者 宋美娜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坚信,只要抱定愈是艰险愈向前的坚定信念,就一定能汇集起排山倒海的力量,战胜种种艰难困苦,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油田开发的奇迹。在争当标杆旗帜,奋进世界一流现代化百年油田的壮阔航程中,踏浪前行。”采油八厂监督管理中心副主任张浩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从现场踏勘到征地扫线,从施工准入到安全交底,从施工组织到试运投产,在采油八厂产能建设的现场,随处可以看到张浩带领中心员工奔波的身影。参加工作17年来,他参建并主导“卫星加密区块产能建设集输油、供注水及配电系统工程”等200余项产能建设施工,其中10项工程荣获油田公司“样板工程”称号、50项工程荣获油田公司“优质工程”称号。一串串数据代表着张浩在产能建设新征程中,挑最重担子、“啃”最硬骨头、作更大贡献的坚定决心和郑重承诺。

作为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基层干部,张浩深知,“传统建产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产能建设要求,只有不断创新,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开拓进取,才能在外围老油田开发建设中跑出夺油抢产‘加速度’。”

为确保新建产能顺利推进,张浩和同事们共同探索总结出具有采油八厂特色的“13551”快速建产模式。在监督管理中心负责的环节,他还创新前伸后延机制、遇阻协调处理机制和错峰施工机制三大运行保障机制,通过超前组织、打破常规,分批基建、快速建产,最大限度减少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

在产能太东区块管线入站及站内改造连头过程中,张浩将整体工程量化整为零,集中组织电力、工艺、电加热和管线保温等单位前伸后延、错峰施工、协同作战,全站8处连头点共60余道焊口,仅用5个小时一次连头成功,实现了短停产、快连头,创造出采油八厂单月投产新井233口的最高纪录。

张浩聚焦产能建设数字化转型战略,组织开发了在建项目运行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及时了解采油八厂的产能建设情况,随时掌握最新项目进度和存在问题,实现部门合作协同化、业务流程信息化。

张浩常说,“没有质量的速度一分钟也不抢,没有安全的进度一天也不要。”他从系统安全、本质安全入手,总结提炼了“四让四等”“三查六把关”“10个不允许”“12个不放过”管理法,实行安全施工“一票否决”,严格执行现场开取“两单”制度。2023年,他组织开展安全专项检查36次,查找问题隐患1771个,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422份,有力推动基建施工实现由事后查处向强化基础转变、由被动防范向管住源头转变、由集中专项整治向常态化管理转变、由控制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安全基础工作转变的“四个转变”,为产能建设创建平安工程、样板工程、精品工程打下坚实基础。

同事们都说:“张浩是运筹帷幄的指挥官,更是带领基建人员冲锋陷阵的排头兵。”在台九区块建产过程中,张浩在完井后第一时间入场,不到10平方公里的区块内,他顶着刺骨的寒风往复查找6天,准确无误地标注了103口油水井的井位井号,详细记录了集输系统需要穿越的沟渠、村屯等敏感区域,对有可能引发纠纷和影响生产平稳运行的每个节点作出研判,提前20余天完成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中,他力主推行“模块化预制、组合化安装”基建模式,平均缩短工期近15天,新井时率同比提高了7%,仅用时35天就实现了建成投产,比计划提前40天,创造出了享誉外围的“台9速度”。

担当是一种职业习惯,更是一种作风品格。工作中,张浩处处以身作则,用模范行动带动身边员工逐梦前行。3年多来,他负责主导的产能项目达140余个,每天辗转于各个施工现场,平均年深入现场320余次。在他的带领下,工程管理室在2019年被油田公司授予“新时代振兴发展标杆”称号。

热门推荐
这种暖不只是温度 2024-02-07 11:14:36
图片新闻4 2024-02-07 11:04:37
廉政教育 筑牢思想防线 2024-02-07 11: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