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严实保“福气”

2024-02-19 08:13:52 

为保障龙江百姓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春节假期期间,采气分公司全体干部员工抬高站位、勇担使命,用严实作风扎实推进天然气生产任务。

假期期间,冬季保供专班积极对接下游用户需求,科学组织产量运行,强化调峰井、低产井管理,确保供气充足、销量增长,同时统筹做好车辆保通、物资供应、设备维修等工作,各作业区和基层班组做好随时“气场全开”的准备,深入开展“解冻堵、防事故”专项行动,降低冻堵频次、提高气井双率,确保关键时刻产得出、供得上、保得住。

同时,采气分公司以强化岗位责任制落实为目标,以增强岗位责任心为灵魂,通过实行网格化管理、完善应急保障体系、加大追责考核力度,有效促进岗位责任落地靠实,坚决守住、守稳重大节假日安全生产红线、底线。

文/摄本报记者 王延路 通讯员 高乃佳




地上的一汪清水

大年初一,人们都在家中欢欢喜喜过年,而采油九厂监督管理中心调度付玉却一早就来到了单位,开始一天的工作。

“你好,这里是调度室,今天天气预警有雾霾,请提前做好……”按照惯例,付玉打了几个工作电话,又填写好了各项记录。窗外不绝于耳的鞭炮声洋溢着新春的喜庆,付玉也想着把办公室内外打扫一下,她来到卫生间,一进门就看到地上有一小滩水迹。这一定是上个班的人洗漱时不小心留下的,她也没多想,擦干净后就去走廊忙乎。可干着干着,她脑子里出现个问号:洒的水不应该是圆圆的呀?这很像漏出的水……想到这儿,她马上返回卫生间,顺着水痕仔细地检查起来,这一查不要紧,发现卫生间水管线的阀门有一个极小的漏点在滴答水。

付玉立刻给物业打去了报修电话,不一会儿物业就来人了,不到半小时就修好了。维修师傅说,阀门已经出现裂痕了,春节期间供水量大,压力不稳的话,不及时更换就会泡水,幸亏发现得非常及时。

付玉是一个细心的人,在工作上更是细致。灯泡频闪、显示器插头虚接等一些小问题都能被她及时发现并立刻着手解决,“小不管则成大隐患,看到了就及时处理,在岗一天,就要严实一天。”付玉这么说,也是这样做的。

文/本报通讯员 郑涛 张磊



照片背后的故事

照片上的人叫李德刚,是采油二厂第二作业区注采4-5班的采油井长。他干工作始终保持高标准、严要求,时时将“严实”二字放在心上,只要发现油井压力、产量等数据发生波动或异常,他就像钉子一样钉在这口井上,反反复复检查,直到找到原因恢复正常,生怕出现一点失误而影响生产。

大年初四,李德刚在巡井录取资料时发现三口高产串联井压力一直在涨,从最初的0.58MP升到0.87MPa,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发生管线冻堵,于是他就开始琢磨如何通过精准控制掺水稳定压力。李德刚用塑料板做了圆盘写上刻度套在掺水丝杠上,经过多次试验,寻找最合理刻度范围,确定最佳掺水刻度位置。他在井上一站就是半天,手冻木了,就放在掺水管线上暖一暖,一天4遍的加密巡井,记录每个时间段的压力值,他的同班邹冬梅不理解:“李哥,压力高了就让设备冲洗呗,怎么天天和这三口井较劲?”李德刚认真地说:“通过对这三口井的摸索管理,我已经可以确定几天冲洗一次效果最好,优化热洗方式,不用频繁使用设备,浪费资源,我要再总结一下,可以研究出一套冬季串联井掺水阀控制方法。”同班听了他的话,心中十分佩服,连连说他就是自己身边的榜样,干工作实打实,干就干好,干就干出个标准。

文/本报通讯员 石婧


破冰抢修力保春节用水

春节期间,水务环保公司管网分公司的铁军依然坚守在岗位上,将严实作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行动诠释责任,用担当展现铁军风采。

大年初二的早上,位于采油一厂和采油三厂中间的中央干线9-10管线发生漏水,接到抢修任务,管网分公司抢修二部党支部书记韩洪江立刻组织抢修队伍奔赴现场。漏水冰面直径范围五十多米,机械挖掘了10多米仍未看到漏水点,他们果断前往下一个可能漏水的地点,在奋战数小时后,最终成功找到漏水点并完成抢修工作。

准备撤离时,韩洪江发现中央干线10-11也出现了一处漏水,水柱高达0.5米,水流至油井及辅路地面,并结成了冰,如果不及时补漏,将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他们立即投入到突发抢修中。由于辅路地面非常硬,冻层达到1米以上,给抢修挖掘带来很大困难,两台机械设备同时破路,寻找一半时就因地下DN200油管与供水DN400管线交错,无法继续挖掘,只能从新起点破冻层进行挖掘,3个多小时后冻层终于破完,挖掘机挖深后离漏水点还有一米的距离,因地下有根油管线,不能再使用机械设备挖掘,只能采取人工开挖。冬季冻土层太厚,人工挖掘难度非常大,坑里的积水一会儿就结一层冰茬,铁军们身上的工服也因水浸湿冻得梆硬,然而没有人喊苦喊累,破冰抢修,终于在5个小时后准确找到漏水点并完成抢修,保障了采油一厂和采油三厂厂区的用水,将小漏消灭在萌芽中。19时,他们带着疲惫而满足的笑容返回。

铁军们以“时时严实”为准则,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在抢修工作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勇往直前,不畏艰难,为开启水务环保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了坚实保障。

文/本报通讯员 王雪莹

热门推荐
用严实保“福气” 2024-02-19 08:13:52
人勤春来早 严实正当时 2024-02-19 08:07:42
基层报道 2024-02-19 08:04:46
一版图片新闻 2024-02-19 07: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