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刻葫芦 方寸纳乾坤

来源:新甘肃 2023-06-10 17:30:31 浏览量:

阮熙越的作品更爱意境与留白。

“是传承还是被遗忘?”

“下一步该走向哪里?”

……

这是很多非遗面临的困境,与牛肉面、羊皮筏子并称为“兰州三宝”的兰州刻葫芦也不例外。近日,记者走访兰州阮氏雕刻葫芦艺术第三代传承人阮琳与第四代传承人阮熙越,从她们的讲述中,见证了这门技艺从传统到逐渐成为当代年轻人喜欢的潮流单品背后的故事。

困境:老一辈的坚守

4月16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阮琳去了澳门。

此次之旅,阮琳是带着“任务”去的——参加“甘肃文化旅游周”系列活动甘肃非遗文创产品和特色旅游商品展销活动,争取让特色鲜明的陇韵陇味文创产品吸睛澳门。

阮琳带着“葫芦娃”们在澳门参加“甘肃文化旅游周”系列活动。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这样的“任务”对阮琳来说是家常便饭。她经常带着“葫芦娃”们到全国各地参加展销活动,每次都乐此不疲。她说,“我有义务,也有责任把刻葫芦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葫芦音近“福禄”,人们通常把它当作吉祥物,称作“吉祥葫芦”。兰州雕刻葫芦是一门独一无二的民间技艺,主要用刀或者针在葫芦表面进行精雕细琢,然后涂上松墨,在葫芦上展示我国传统绘画山水、花鸟、人物和书法,2006年被纳入甘肃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颗葫芦要从暗淡无光变为具有观赏价值的工艺品,除了需要精湛的雕刻技术外,还很考验雕刻人的文化素养,他们必须学习诗词歌赋、书法绘画。从1936年开始,阮氏一家已经有四代人传承着刻葫芦这门技艺,凭借着题材广泛、刻工精细等特点,让“阮氏刻葫芦”成为了兰州刻葫芦技艺中的一面金字招牌。

产品展示。

非遗生于民间,也失于民间。随着时代的发展,很长一段时间里,带着手作温度的刻葫芦,因为地域限制等种种原因,难以打开大众市场。

“刻葫芦花费时间长、耗费精力多。”阮琳说。

这是很多非遗面临的普遍问题,也是阮琳的困境,尤其在2019年前后,她开始思考这门技艺是否有传承的必要。那段时间,阮琳走了很多地方,去了很多学校,想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刻葫芦这门技艺,但都收效甚微。她说,“没有消费市场的非遗技艺和作品,就像是写在雪地里的诗,最终都会慢慢消失。”

破局:年轻人的加入

打磨、雕刻、上色……黄河两岸绿意盎然,位于兰州市黄河边的阮式刻葫芦传习所内,天花板上缀满了各种各样的刻葫芦成品,透过一片秀美的屏风,阮熙越伏在案头用刻针在葫芦上作画,简单几针便勾勒出了一个“福”字。

在她身边,来自白银市靖远县西关小学的几名小学生正围在她身边,目不转睛的看着阮熙越手里的动作,大家眼神里透露着好奇。

白银市靖远县西关小学的学生围观阮熙越雕刻葫芦。

对于阮熙越来说,这样的“围观”已是常事。但这看似简单的几针,却打破了母亲阮琳的“瓶颈”期。

2009年,兰州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并决定设立44个传习所培养和带动传承人。阮氏刻葫芦传习所便是其中之一。

传习所的设立,也成为了阮熙越回归刻葫芦的契机。她决定开始跟母亲系统学习刻葫芦这门技艺。

绘画、书法、审美……“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大学里积累的文化学识和素养、工作后增加的知识面,都让我对刻葫芦有着更深刻的理解。”阮熙越说,传承好一门技艺需要时间的沉淀。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阮熙越一边学习,一边思考如何让老手艺再开新花。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越来越重视,来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参观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

“大众喜欢什么样的非遗产品?”“传统文化如何才能走入年轻人的眼中?”……作为陈列馆讲解员,阮熙越会和游客交流沟通,询问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想法,并记录在册,形成了一份调查报告。

“跟很多人沟通后,他们普遍认为非遗离生活很遥远。”阮熙越说,“刻葫芦这门技艺要想走入大众生活,就要做到雅俗共赏,有烟火气息。”

根据这一思路,2019年,阮熙越创作了作品《雕刻葫芦·河西记忆》,斩获第二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手工艺术精品博览会金奖。跟以往作品不同的是,选材不再是常规的头小身大、有腰身的葫芦形状,而是更为小巧的鸡蛋形葫芦。之后,她通过精湛的雕刻技艺在12枚小葫芦上用率真、奔放的线条及简洁的色彩表现出了河西走廊的人文风情。比起母亲阮琳的风格,更接地气。

“年轻人想法很灵活,没有被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所束缚。”阮琳说,她看到了刻葫芦这门技艺未来的希望,也明白了老手艺开新花就必须要有新鲜血液的加入。

阮式刻葫芦传习所一角。

传承:在创新中发展

刻葫芦是起源于民间的艺术,一笔一画都是生活,这是非遗的魅力,也是一种束缚。

但这种束缚对于阮熙越来说,却是创新刻葫芦这门技艺的突破点,“刻在葫芦上的图案,不仅是高山流水,也应该适应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变化。”

阮熙越正在进行创作。

“传统刻葫芦艺术品雕刻技艺复杂且昂贵,不太符合当下年轻人的风格和标准。”发现这一点后,阮熙越开始跳出固有圈子,思考如何让非遗技艺转化为能被现代人喜爱,且具有经济价值的文创产品。

这个过程对于她来说漫长且孤独,但对于刻葫芦这门技艺相当于“重生”。

近几年,阮熙越在葫芦的器型和题材上进行创新,已经相继开发出了葫芦茶叶罐、储藏器、香囊,饰品手串、书签等产品,在葫芦上雕刻的图案也不再拘泥于传统,相比起老一辈人喜雕山水、名著、仕女,她会根据当下大火的时尚“IP”,以及传统节日、节气来创作作品。这样,刻葫芦成品在观赏性的基础上增加了实用性。

“创作灵感源于对生活和技艺的热爱。”阮熙越说,要想做一件被大众认可的作品,就要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美、常磨练技艺。

今年3月份起,兰州有了很多创意市集。阮熙越带着新开发的产品去市集摆起了摊子,令她惊喜的是,注入时尚的设计元素后,刻葫芦成为了年轻人喜爱的潮流单品。

“像葫芦书签、手串,刚摆出来就有人前来询问购买。”阮熙越说,这证明她的创新理念是有效的,不仅让技艺保持了最初的生命力,还不断焕发着新生。

更让阮熙越欣喜的是,以前,母亲阮琳出去参展时都带着传统的十二生肖作品,现在,还会带着她制作的书签、手串等新产品“走出去”。她说,文创产品的开发创新不仅可以为非遗赋能,同时也能让非遗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生活,迎合更多年轻人的审美需求。

雕刻葫芦是一种细活,一刀一针都很费工夫。

使用是最好的传承,购买是最好的保护。

这是阮熙越常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也是她对非遗如何走上新路子的理解。但这也容易让大众产生疑问——非遗要传承是否非要走上商业化道路。

对此,阮熙越和母亲有共同的执着,她们认为,变也是一种传承。“现在的刻葫芦打破了以往单一、单调的创作方式,更具有烟火气息,但技艺是不能忘记的根。”阮熙越说。

现在,在阮氏刻葫芦传习所里,母女两人有很明确的分工——阮熙越继续负责开发新产品,打破大众对兰州刻葫芦的固有印象,母亲阮琳负责高端传统产品的创作。阮熙越说,“我们不能丢掉传统刻葫芦技艺,同时,让技艺真正走进大众生活。”

阮琳作品《兰州黄河风情》。


记者:李萍 王梓懿

编辑:李敏

责编:张剑利

主编:王生朝


我要评论

已有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