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世平
成都是国家“东数西算”工程的核心枢纽,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支持已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成都推出“算力券”政策,降低了中小企业和科研机构的算力使用成本,加速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产业的发展步伐。
今年成都市两会期间,成都市政协委员,成都云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雍世平提交了《关于推动算力发展赋能产业经济的建议》。“通过政策助力,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我认为,在此基础上可通过更精准、有力的举措进一步推动算力发展,赋能产业经济。”
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的智能化阶段。人脸识别、智能客服、人工智能、算法推送等成为智能化社会常见应用,在这些看得见的应用背后是看不见的算力在支撑。随着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算力”成为重要的生产力,算力的提升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023年,成都市推出“算力券”政策,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产业注入“加速剂”,并吸引华为等龙头企业,构建“AI芯片+算力+算法+数据”的生态体系,覆盖芯片研发、算力服务、场景应用等多个环节,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通过’算力券’等政策,成都在算力发展上取得阶段性成果。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算力发展还存在着产业协同有待提升、应用场景覆盖不均、算电融合协同不足以及‘算力券’补贴与覆盖范围有待扩展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雍世平在提案中给出了深化算力产业生态构建与协同、加大算力券的差异化定向支持、推动“绿电+算力”一体化发展三条建议。
在深化算力产业生态构建与协同上,雍世平建议建立跨行政区算力调度和共享机制,搭建成渝跨省算力资源交易平台,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实现算力资源的跨区域调度和共享。同时,结合成都的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推动算力技术在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先进材料等重点行业的融合应用,形成区域品牌优势,持续打造成都算力产业集群高地,吸引更多的算力企业和人才聚集成都,推动成都算力产业的发展壮大。
针对“算力券”如何更好助力企业和产业发展,雍世平在建议中提出进一步加大算力券的差异化定向支持力度,通过细分算力券类型来明确支持方向,针对不同行业、企业规模及创新能力等特点,实施更加精准、差异化的支持策略。
另外,雍世平建议构建“绿电飞地”跨区域直连模式,促进成都算力中心与绿电的深度融合。此外,打造一批绿电直供示范项目,探索技术路径、经济模式和管理机制。通过示范项目的实施,积累更多经验,为大规模推广“绿电飞地”跨区域直连模式提供有力支撑。有助于提升算力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文字:郑其
受访者供图
编辑:李艺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