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本报记者 伊丽娜 通讯员 田斌
1月22日,采油三厂第三作业区北三二集输班网格员韩超在巡检时,发现泵房场地有渗油点。他立刻将问题上报到数智化党建平台,两级网格员迅速行动,确定渗油原因,关闭上下游阀门,及时打卡补漏,协同高效作战,仅用4小时就完成抢修处理,最大程度保障了安全生产平稳运行。
作为油田首家红色网格治理模式和数智化党建平台一体推进试点单位,采油三厂积极探索“网格+”模式,让“网”的治理功能更广,“格”的治理能力更强。
“网格+架构” 筑牢“红色堡垒”
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推进红色网格治理模式,采油三厂找到了一套标准,就是“全面覆盖、因地制宜、方便管理、边界清晰”。
为此,他们依托党组织架构,构建“厂—作业区—党支部”网格管理体系,建立厂级网格1个、作业区级网格16个、党支部网格232个、划分管理单元625个,每个网格单元覆盖5至10名员工群众,设立网格长429人、副网格长293人、网格员1478人,切实将“人、地、事、物、组织”全部纳入网格,形成“网格全覆盖、一网管全部”的基层治理新常态。
推动“划网”全覆盖,目的就是要提升水平、提高素质,实现问题解决到创新治理的全过程。北十五联合站是采油三厂重要的原油外输窗口,自开展红色网格治理模式以来,全站主动对接生产需求,总结出“一网四法六稳固”革新工作法,获得“省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革新研发的“离心泵轴承高温预警装置”,预计年可创造经济效益20万元。
“网格+责任” 激活“红色细胞”
“网”大、格“密”,关键是要明确制度、规范流程,实现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
这个厂创新建立《红色网格工作手册》,制定《红色网格考核管理办法》,细化网格长、网格员及包保群众在网格内职责94项。其中,13项岗位职责上移至网格管理,努力构建“人在网中行、力在网中聚、难在网中解、情在网中结”的大治理格局。
第四作业区通过定岗位、定区域、定责任,把所有设备、工具、物品等的管理责任落实到每名员工,把日常生产管理上的每一件事同每个岗位联系起来,形成了既能分工负责、又能协同作战的网格体系。该作业区北五联合站管理面积大、点项多,以往,安全隐患排查由一名副班长及几名泵修工负责,现在则改为由员工负责排查自己责任区的安全隐患,由“单打独斗”变为“全员参战”,排查效率提高了几倍。
截至目前,员工上报安全隐患56项,在网格内已全部销项,做到了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网。
“网格+数智” 释放“红色动能”
咋能实现管理效率无盲区、问题处理无障碍,达到时时管控、“满格”治理状态?这个厂以第八作业区为试点,统筹数智平台联动联用,充分发挥“一键穿透”的“新优势”,释放红色网格治理新动能。
他们在全力打造“五个中心”上下足功夫,即打造“管理指挥中心、智慧党建中心、安全监督中心、综治协调中心、员工服务中心”。
就拿打造“管理指挥中心”来说,他们通过视频巡检、智能分析,对网格内所有问题进行诊断,实时报警,并下达指令至相应网格,网格长依托单兵对网格内问题完成情况进行协调、指挥、跟踪,网格员通过单兵靶向解决现场问题,管理精准度和效率提升了49%。
打造“智慧党建中心”则是依托油田数智党建平台,把建立在“地面上”的党组织复制到“云”上,实现油田、厂、作业区、基层四级组织“一键穿透”,取消线下记录,实现党务工作无纸化、信息化、智能化办公,及时率、规范率提升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