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马桂艳
■单位:电力运维分公司电力运维八部
■问题:配电线路员工工作积极性难调动,怎么办?
■案例:维护区域大,工作强度高,长年频繁野外作业,容易使配电线路员工出现疲乏状态,现有的管理方法难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为此,电力运维八部从考核激励入手,员工的工作潜能得到释放。
■办法:探索实施多维绩效考核法,综合考虑线路员工、班组长、革新技术骨干等每一个群体的实际状况,从多个方面多种角度设置专项奖励,激活每名员工的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创新创效和修旧利废潜能,切中员工利益的关注点,使核心价值观更具吸引力。
“咝……”正在杆上干活儿的电力运维分公司电力运维八部线路二队配电线路工唐庆辉把手伸进工具兜里拿绑线,被金属绑线头刺破了手指,疼得他一咧嘴,“上次绑令克扎破了手指,绑避雷器辅线那次也是,不行,我得研究个不扎手的法子。”甩掉手上的血珠,他嘴里叨咕着,又继续工作。
当天收工,唐庆辉一刻没停,找来工具开始研究。不到两天,“绑线便携套”就被他研制出来了,使用效果非常好,身边的同事也纷纷效仿。这是电力运维八部实施多维绩效考核法以来,电力员工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
电力运维八部管理3209.71公里电力线路,线路维护人员55人,人均维护线路58.36公里,最远的维护点车程102公里,需要1小时40分钟到达。维护难度大,管理难度更大。为此,这个部结合工作实际和人员情况,组织实施了多维绩效考核法,将每月的奖金考核分为“日常表现奖”“安全专项奖”“特殊贡献奖”和“培训加奖”等,兼顾了每一个层面的员工,有效激发了线路维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郝磊、年四平、李岩石、王春恩,更换绝缘子,‘辛苦奖’200元/人。”每月月初,线路队的奖金公示板前都是员工的聚集地,因为这里是反映员工日常工作表现最直观的地方。在这里,即使是最普通的员工,只要工作积极努力,就会大放异彩。
他们将去前线工作次数、夜班次数、倒闸次数、出勤率等多方因素融入“日常表现奖”,合成一个评先选优依据,有理有据地考核评价。这一考核方法,不仅让一直默默埋头工作的青工冷忠军成为分公司杰出员工,也让后进员工主动要活儿干。
“靠近村屯的低压箱要拉开低压开关。”“拉开的刀闸静触头侧必须加挂绝缘罩。”“线路接地时,必须设法防止行人靠近故障点8米以内。”“巡线时,要沿线路外侧走;故障巡线时,要默认线路带电,即使明知线路已停电,也要认为随时有送电的可能。”每天班前会上,心系无违章站队“安全专项奖”的班长们,讲话内容都与工作实际挂钩,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安全经验倾囊相授,只为激活每名员工的安全细胞,增强团队的安全管理效能。
“特殊贡献奖”是革新爱好者和技术专长员工最爱的奖项,激发了他们的创新创效、修旧利废潜能。野外地理环境恶劣,歪杆现象频发,正杆费时费力,还需停电,影响产量。为此,员工朱振忠创新研制了正杆器,不停电,不影响产量,还操作简单,省时省力,年可创效92万余元,实现了电杆维护管理重大突破。有电焊技术专长的员工谭征平收集修复队里损坏的工护具,耐压试检合格后投入使用,为队里节省成本6000余元。在谭征平的带动下,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员工们“盘活”了隔离开关、验电器等92套废旧物资,修旧利废技能得到充分“解锁”。
配电线路员工都是男员工,恶劣的野外工作环境打不倒他们,技术攻关难不住他们,但政治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却是让他们头疼的一大难题。为此,电力运维八部在灵活采取多种培训方式的同时,增设了“培训加奖”项目。“韩韬本月参加培训学习,成绩有提升,奖励60元;刘发成培训加奖40元。”虽然奖励不多,但比着学的氛围拉动了一大群“闻学色变”的员工。
多维绩效考核法实施以来,电力员工比责任、比作风、比学习、比能力、比服务,人人抢占“贡献高地”,实现了基础提档、管理提级、技术提速、服务提质、能力提升、党建提效的“六提”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