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原
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创新方法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12项、油田公司技术创新成果奖27项……过去的一年,勘探开发研究院战鼓声声,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科研高潮。
“高擎标杆当旗帜、一稳三增两提升”主题劳动竞赛启动后,勘探开发研究院围绕实现新时期油气勘探开发目标,创新竞赛模式,在勘探、开发、信息三大科研攻关领域开设“赛事擂台”,激发调动科技人员创新创效的热情活力,为打造技术策源地赋能蓄力,把劳动竞赛成果转化为油田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与成效。2023年,共举办劳动竞赛20次,600余人参与其中。
一场场竞赛、培训、练兵在勘探开发研究院如火如荼地开展,科技人员及团队精心备战,参与热情高涨。机房、实验室、岩心馆……处处都是火热的擂台赛场,“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在勘探开发研究院蔚然成风。
岩心馆的观描厅里矗立着长达558米岩心墙,记录了油田4个矿区5000余口井的档案信息。岩心就是地下宝藏的钥匙,岩心描述技术就是将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方法。在“岩心描述技能竞赛”现场,60多名科技人员围绕在岩心旁边,手持地质锤,透过放大镜全神贯注地观察岩心,仔细记录地质现象,低头绘制着柱状草图。他们的基本功在竞赛中不断夯实,获取地质信息能力明显提升,有力促进油田岩心描述工作标准化、规范化。
勘探开发研究院紧扣当前开发形势,开展了“油藏动态分析”劳动竞赛,科技人员总结剖析制约高效开发的主要问题与矛盾,展示针对性的调整思路、挖潜措施及效果,提出下步部署与方向。竞赛选拔出的两名科技人员在油田举办的水驱和三采动态分析劳动竞赛中,分别取得第二名和第三名的好成绩。
勘探开发研究院通过开展“应用GeoEast软件开展智能化地震解释”劳动竞赛,使松辽超大数据体地震智能解释工作获得重大突破;科技人员提出的多项优化建议被软件开发方采纳,6名科技人员还被聘为GeoEast软件大庆油田内部培训师;地震解释科研团队在2023年全国GeoEast技术交流大赛上获得一等奖,为智能化解释技术在中国能源行业推广应用起到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