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晶
参加工作17年来,他一直从事油田开发工作,始终坚持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如今,已经成长为助力油田开发系统发展向前的中坚力量。他就是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生产管理科科长范猛。
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每一名大庆石油人的责任。作为负责产量运行组织的核心科室领头人,范猛更是觉得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为了高水平、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他坚持目标导向,全面统筹协调,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范猛和同事奋勇担当、抢产夺油,构建以服务油藏为核心的大生产运行模式,实行业务科室主导、生产科室统筹的一体化管理,明确管理流程、细化岗位职责、规范运行要求,解决了层级多、部门多、链条长等问题,确保原油生产组织高效运行;坚持“运行曲线”指挥生产,做到日跟踪、旬对比、月分析管控,实行“三会一协调”例会制度,高质量开好每周生产视频会、月度生产例会和季度生产厂长例会,系统推进开发生产工作,实施问题销项管理,全年解决各类问题570余项次;配套产量激励政策,分级分类制定考核、工作和奋斗目标,实施正向激励,充分调动全员工作热情。负责原油生产组织4年来,范猛坚持“斤两必争、吨油不弃”,高位起步、高效组织,助力油田实现产量超规划运行。
“困难在哪里、问题在哪里,身影就出现在哪里。”这是同事对范猛的一致评价。近几年,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范猛迎难而上、创新攻关,实现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随着油田难采储量的开发,大型压裂需求逐年增多,范猛深入现场、靠前指挥,打造了大庆油田“工厂化压裂作业规范”,通过统筹区域集约优势,建立供液、供砂保障中心,满足冬季低温天气全天候、常态化作业要求,实现了区域集群施工、连续施工,有效减少了井场占地面积,单井施工效率提高30%以上。截至2023年底,累计应用4450口井,节省了大量压裂成本。目前,该规范已在集团公司各油田推广应用。
面对油田老区部分油水井因地面难题无法作业,影响开发注采调整和产量组织的问题,范猛牵头19家二级单位和部门,逐井勘察现场,建立地企联动机制,实施一井一案、一井一策,组织复产扩能,形成了地面疑难问题井治理的成熟思路和治理办法。“十四五”以来,累计修复成功并投产860口井,恢复注水1250万立方米。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范猛始终清晰记得入党誓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肩负着油田青年干部的责任担当。无论工作多繁忙,他始终坚持政治理论学习,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紧跟党的核心领导。
在作风建设上,范猛自觉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弘扬严实作风,把会战优良传统当成自己的行为准则。2022年,他作为油田新时代(采油工)职业技能竞赛裁判长,高质量完成8个竞赛项目比赛,并为油田培养选拔出国赛选手,以认真负责、科学求实、严细认真的作风,带领8名选手参加国赛,取得2金、1银、2铜的好成绩,展现了油田良好的精神风貌。
范猛始终把钻研业务、提升能力作为第一要务,发挥青年先锋模范带头作用。2021年,油田公司开发事业部成立8个上产支撑项目组和18个瓶颈攻坚课题组,他主动加压,担负“生产组织10万吨补产工程”项目组和“短平快”产量挖潜组织攻关课题组双重重任,通过开展长关井系统治理、推行措施一体化组织等工作,补产效果显著。
这就是范猛,一个油田普通的生产管理者。10多年来,他从基层到机关,从技术员到管理者。“无论在哪个岗位,干就要干出成绩。”范猛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