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旅客,您好!欢迎来到壮丽的“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今天,嘉峪关酒泉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正式突破一百万人次大关,感谢您成为这宝贵的百万分之一,祝您旅途愉快!”11月29日上午,随着江西航空公司RY6625航班的平稳降落,嘉峪关酒泉机场迎来了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的重要历史时刻!
这“100万”数字的背后,是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生动实践,彰显着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的坚强领导,凝聚着嘉峪关和酒泉两市市委、市政度的鼎力支持,更凝结着嘉峪关酒泉机场民航人90余载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汗水。
雄关空港就此踏入百万级机场行列、正式掀开百万新篇章,以奋进姿态乘风而上,为甘肃民航高质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
坚守初心,“向史而新”赓续奋进力量
嘉峪关酒泉机场位于甘肃省“一带一路”中具有“天下第一雄关,边陲锁钥”之称的嘉峪关市,紧邻以“城下有泉,其水若酒”闻名的酒泉市。这两座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这一商贸与文化交流要道上的璀璨明珠。作为西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机场之一,在100多年的中国民航发展历程中,嘉峪关酒泉机场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
嘉峪关酒泉机场历史悠久,前身为始建于1932年的欧亚航空酒泉站,其后为当时的国民政府第14航空总站。在抗战的烽火岁月中,中苏战机从这片天空升腾而起,它们振翅向东,翱翔在硝烟与战火之间,毅然投身于激烈的抗日空战之中。从那时起,嘉峪关酒泉机场作为欧亚航路通信导航枢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军事和民航作用。在新中国建设初期,机场迁至现址,命名为“中苏民航酒泉站”,后为“酒泉航空站”,1953年7月1日正式通航,中苏民航人携手合作, 再次在嘉峪关谱写了“连接亚欧”的国际友谊篇章。
1984年1月,民航酒泉站更名为中国民用航空嘉峪关站。党的十八大以来,嘉峪关酒泉机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及民航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优质高效的安全运行全力服务“一带一路”的宏伟蓝图。
2013年11月,嘉峪关酒泉机场被列为国际紧急迫降场,进一步担负起了新的历史使命。自2022年起,按照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关于打造甘肃省“一带一路”空中开放枢纽的工作部署,嘉峪关酒泉机场携手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与敦煌莫高国际机场,积极响应并投身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建设中,致力于共同高标准打造甘肃省“一带一路”空中枢纽,以更优质的服务助力全省区域发展布局及“四强”行动战略,全力推进以“西进”为主导的国际航线网络发展框架构建,深度融入并积极推进“空中丝绸之路”的建设进程,为甘肃省乃至国家的对外开放与合作贡献坚实力量。
自嘉峪关酒泉机场1932年通航至今,已经过去92个春秋,回望来时路,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
2023年3月,经中国民用航空局综合司批复,嘉峪关机场名称变更为“嘉峪关酒泉机场”,随后进行了停航改扩建。同年9月7日,在历经163天的停航改扩建工程建设后,嘉峪关酒泉机场正式复航,以崭新面貌开启服务嘉酒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征程。
如今,新一代民航儿女从百年历史传承中汲取精神力量,前赴后继,勇立潮头,继续以澎湃激情积极投身建设甘肃民航的事业中。
满怀恒心,“开拓进取”勇担改革重任
2022年9月28日,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工。
作为甘肃省重要交通枢纽,自通航以来就保持着稳定的发展步伐,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工程被纳入甘肃省“十四五”期间省列重大项目,承载着助推甘肃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布局的重要使命。
近年来,随着旅客吞吐量的持续攀升,机场在硬件设施上的局限性愈发显著,与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2023年3月26日嘉峪关酒泉机场正式停航改扩建,此次工程批复概算投资12.13亿元,新建并改造跑道、机坪、航站楼、塔台等设施,建设工期3年,建成后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4D(兼顾E类飞机备降),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16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00吨、飞机运输起降15181架次目标。经过全体参建单位、人员的共同努力下,5月8日,航管楼及塔台主体工程完成;5月17日,中心变主体工程完成;5月19日,跑道道面混凝土顺利封仓,历时仅54天,较原计划提前18天,其中道面混凝土施工仅用了短短35天,这在甘肃民航机场建设史上尚属首次,在西北民航机场建设史上也绝无仅有,刷新了西北民航机场建设的新速度,创造了西北民航机场建设的新奇迹;6月18日,助航灯光全面亮灯,较原计划提前18天;7月1日,机场顺利通过校飞;7月6日,飞行区、空管工程通过行业验收评审;8月31日,取得机场使用许可证和恢复开放批复。跑道、机坪、塔台等复航相关工程仅用5个月零10天完成,较原定10月5日复航目标提前28天,再创“民航建设新速度”。目前,正逐步完成1.4万平方米的T2航站楼工程、配套附属设施等不停航施工任务,计划于2025年全面完成改扩建工程。
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征程漫漫惟有实干。两市人民和嘉峪关酒泉机场全体干部职工翘首以盼,筑梦未来,卯足力气,为迎接下一阶段的里程碑踔厉奋发。
围绕中心,“乘风破浪”紧抓发展机遇
作为典型的旅游城市,近年来,嘉峪关和酒泉两市聚力打造“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和区域文化旅游中心”。为助力地区旅游发展,嘉峪关酒泉机场按照省民航机场集团“内网活、外联畅、国际通”的总体思路,统筹规划航线网络,明确航线开发思路,积极挖掘市场潜力,在保持暑运旺季稳步提升的前提下,通过开展航线航班推介会、开设抖音账号等方式加大航线航班宣传力度,进一步优化航线结构,增加与主要旅游城市的连接性。同时,加强与航空公司合作,引入更多直飞航班,新开、加密全年运营航班等手段满足“均衡扩大”的需求。
夏天的嘉峪关酒泉两市是旅游的黄金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被西北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所吸引,不远千里“远赴人间惊鸿宴”,体验“风沙铭铭、驼铃悠悠”的苍凉壮阔,一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浪漫风光。
暑运期间,嘉峪关酒泉机场新增或加密了通往西安、成都、广州等热门旅游城市的航线19条,完成旅客吞吐量23.8万人次。截止今年9月30日,年度旅客吞吐量首次连续突破70、80、90万人次大关,创下机场通航71年来的历史新高,其中单月(旅客吞吐量118928人次)、单周(旅客吞吐量28377人次)、单日(旅客吞吐量4609人)吞吐量均刷新通航以来的历史记录。
在火热的暑运势头下,嘉峪关酒泉机场积极协调航司,继续培育冬航季航线,执行北京大兴=嘉峪关、上海=嘉峪关、广州=嘉峪关、乌鲁木齐=嘉峪关、成都=嘉峪关、重庆=嘉峪关、郑州=嘉峪关等15条航线,助力嘉酒两市秋冬季旅游发展。今年9月,嘉峪关酒泉机场紧抓金秋旅游热度,携手同程旅行、嘉峪关关城景区及金塔胡杨林景区成功举办了“金秋畅游嘉峪关”、“金秋畅游胡杨林”两场直播活动,累计获得205.1万人次的关注和高达140.3万次的点赞量。
10月30日,嘉峪关酒泉机场运输生产再创新高,提前60天完成2024年全年旅客吞吐量任务指标。
截至目前,嘉峪关酒泉机场今年已累计开通航线21条,连接北上广等18个国内城市,形成了以兰州、西安为主要中转点,辐射全国的航线网络布局,为各地游客感受西北大漠的“春夏秋冬”提供了便捷。
一串串运输生产数据的更迭,不仅展示了嘉峪关酒泉机场航空市场发展的加速度,也展现出嘉峪关酒泉机场正运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为促进地方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嘉速度”。
把握重心,“防微杜渐”夯实安全基础
嘉峪关酒泉机场深刻理解把握、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航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安全隐患零容忍”的工作理念,坚持“两个至上”,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近年来,嘉峪关酒泉机场着力强化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履职手册,持续开展管理人员安全考核,全面推进安全风险挂牌上岗工作。进一步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文化建设,强化安全从业人员作风建设,同时,与地方政府建立民航安全综合治理协同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安全裕度。
在专项工作落实方面,围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鸟击防范工作“能力提升年”、中小机场空管保障能力提升、安检综合能力提升、消防安全集中除患攻坚大整治、机场道面分类等级(PCR)测算等工作。
秉持“居安思危”工作理念,嘉峪关酒泉机场进一步强化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活动,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各部门的默契配合,形成联动机制,完成“应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并于今年成功完成了三年一次的应急综合演练。
安全工作没有终点,嘉峪关酒泉机场将继续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积极应对新的挑战和机遇,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升安全技术水平,确保安全工作始终走在行业前列。
永葆臻心,“精益求精”践行宗旨使命
近年来,中国民用航空局在《“十四五”民用航空发展规划》中提出“实施民航中国服务品牌战略,以服务创品牌,以品牌促服务,着力推进服务品牌建设。”省民航机场集团积极响应号召,将服务作为使命所在,不断强化机场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深耕“如意甘肃·乘心如意”服务品牌建设,努力实现服务由标准化向精细化、品质化、品牌化的全面升级,在此基础上,嘉峪关酒泉机场推出了具有雄关空港特色的“怡嘉行”服务品牌。
嘉峪关酒泉机场各岗位服务人员强化“首遇首问”措施,为老人、儿童、残疾人士等特殊旅客乘机出行提供全流程服务及个性化延伸服务,从办理乘机手续、安全检查,再到候机、登机整个过程均有“红马甲”工作人员专人引导、贴心陪护。为扩大晓喻度,机场地面服务部在“嘉峪关酒泉机场微信公众号”平台中推出“特殊旅客服务”专栏,公布各项服务预约电话,使旅客实现“足不出户”的快捷咨询。
为进一步提升旅客出行的体验感,嘉峪关酒泉机场着力提升服务人员专业素养,对标行业标杆进一步规范岗位礼仪、提升人员形象,优化服务工作技巧,全面建立服务SOP程序;补短板强弱项,加强暖心服务培训,彻底清理商旅卡,从根本上整治服务弱项和服务投诉。
同时,为提升旅客出行舒适度,推进建立适合支线机场的智慧服务模式,在机场服务中融入人文关怀元素,在各流程设置无障碍服务区,在旅客候机区域增加绿色植被,丰富儿童游乐区设施;加强母婴室监督保护,在节假日举办“趣味春运”“写春联、送福字”“中秋佳节品月饼”“我与国旗合个影”等体验式活动,展示具有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艺术品,丰富旅客的候机体验。
为提高运行效率和航班正常性,嘉峪关酒泉机场多管齐下、多措并举。缩短值机、安检、登机、行李托运等各环节所需时间;与空管部门和航空公司紧密合作,建立了高效的协同联动机制,对运行全过程管控,科学调度、合理安排、精准指挥,充分利用机位资源,确保航班能够准时、安全地起降。截至2024年11月,嘉峪关酒泉机场以92.39%的航班放行正常率位居支线机场前列。
“服务工作看似简单,但细节却是贯穿服务始终的关键。”嘉峪关酒泉机场地面服务部工作人员说道,在为特殊旅客提供无微不至的帮助、乘机人员证件丢失、旅客物品遗失等常见问题中,他们练就了一番心中有谱、手中有招的本领。旅客们一次次诚挚的赞许、一面面红色的锦旗、一封封发自肺腑的表扬信都是对他们工作的最大认可。
怀揣红心,“同心同向”擦亮党建底色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在省民航机场集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嘉峪关酒泉机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各项决策部署,深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坚持党旗引领,扎实开展“党建工作提质增效行动”“党建质量提升八项行动”等,抓实抓细各项工作措施。
近年来,公司党委以“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创新党建融合模式,开展“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典型创建活动。
在逐步探索实践中,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对各党支部进行重新梳理划定,按照“业务部门+ 职能部门”的形式成立4个党支部,进一步细化党建融合中心工作的切口;加强基层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基层管理干部,把牢党员发展关口,促进组织结构不断优化;强化基础制度保障,贯彻落实“党建工作包抓制度”,沉淀积累典型经验,固化完善先进党建制度,修订形成《嘉峪关机场公司全面从严治党暨卓越党建创建行动手册》,将“谈心谈话”“党员教育培训”“党员发展”“组织生活”等内容涵盖其中,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强化党员示范引领,在航站楼关键岗位与各保障部门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广大党员干部在服务工作中“亮党徽、树先锋”;结合工作实际,以“三会一课”为实施路径,开展“党员安全生产四个带头”“我为春运保驾护航”等系列活动,进行“党旗飘扬我在岗,不忘初心向未来”“三抓三促备战复航”等先进典型事例宣传。
将党建工作融入主责主业,通过党员先行带动全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显著提升“党建+公司内部精细化管理、安全生产保障、服务工作提质增效”等工作实效,逐步形成“面对面、心连心”等4个党支部工作法,实现创建卓越党建工作从1.0 版到4.0版的提档升级。
从“党建双创双争”到“党旗引领保安全,责任护航怡嘉行”,公司党委与全体党员职工一道,鼓足精气神,实干建新功,把彰显红色担当的党建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从曾经泥砖土墙的航站楼到如今四通八达的航线网络,从初建时简陋的沥青跑道到如今现代化的航站楼,从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56万人次、2021年旅客吞吐量突破62万人次到如今突破100万人次的跨越,嘉峪关酒泉机场的快速发展,是甘肃省“十四五”期间省列重大项目和2022年省列重大项目的一项积极进展;是嘉酒两市市委、市政府合力打造“酒嘉两地发展通道物流和临空经济、复合型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的重要成果;是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深入实施“质量立企、改革活企、人才强企、管理兴企”四大战略和“安全强基、三期扩建、服务至精、航线开发、产业升级、信息支撑、文化育人、党建铸魂”八大工程的先进理念下的又一成功典型,也是嘉峪关酒泉机场深耕支线航空发展的有力见证。
立足“百万”新征程,戮力同心谱新篇。嘉峪关酒泉机场将坚持发展为先,坚定不移地秉持“人民航空为人民”的行业宗旨,紧密围绕省民航机场集团“11346”的工作部署以及嘉酒两市经济发展的总体布局,始终紧扣安全与效益这两个核心关键点,践行“忠诚担当,勠力同心,勤勉敬业,精益求精”的企业文化和“打造卓越空港,奉献至精服务,广拓空中丝路,深化互联互通”的企业使命,致力于推动“干支联动”的航空运输格局进一步丰富完善,稳步实施“四型”机场建设战略,紧盯我省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打造嘉酒双城经济圈,建设省域副中心”的发展契机,力求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成为展示城市良好形象的靓丽名片,为促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窗口、提升群众生活品质的平台载体,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航空出行需求,助力地方经济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通讯员:秦彤瑶
初审:王生朝
复审:刘孟宇
终审:徐延海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