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压舱石” 打造新样板 ——采油一厂高质量推进南一区西部“压舱石工程”纪实

2024-01-26 07:42:22 

〇本报记者 王继红

一个已经开发了60多年的老区块怎样实现“再青春”?

经过两年来的方案论证、产能建设、开发调整,采油一厂南一区西部“压舱石工程”用年产油突破百万吨的出色成果回答了这一问题。

作为集团公司十大“老油田稳产压舱石工程”项目之一,采油一厂充分发挥老油田稳产主力支撑作用,举全厂之力高质量高标准开局,以新思路拓宽新格局、新技术构建新模式、新思维打造新范式,不仅甩掉了历史包袱,走出了当前困境,更兼顾未来开发需求,在集团公司树了标杆、打了样板,为老油田高效开发闯出了新路。

看布局——重新构建开发秩序

南一区西部“踩”在长垣地质构造的最高点,是油气富集的穹窿。投入开发以来,曾两次达到200万吨以上的产量高峰。进入双特高后期开发阶段,部分优质储量仍未得到有效动用,在开发调整过程中,各种矛盾还在不断加剧。

“原有的井网控制模式和层段组合方式,都很难适应进一步提高储量动用及原油生产能力。如果按照原有模式加密井网,开发指标和效益评价难以‘过关’。”采油一厂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崔建峰介绍说。

不破不立。2022年,集团公司将南一区西部定为“老油田稳产压舱石工程”的主战场。采油一厂大打南一区西部“压舱石工程”进攻战,坚持管理+技术“双向”发力、数字化+新能源“双轮”驱动,以系统思维整合各类生产要素。

采油一厂人开始重新认识油藏,启动新一轮精细油藏描述工作。“吃透”海量历史数据的基础上,他们在油田率先实现新井表内表外一体化精细解释,首创老井参数解释补齐技术,实施了地质建模与数值模拟一站式工作模式。

该厂在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对井网进行整体性的规划重组,总结形成的层系重组、井网重构、流场重建的“三重”优化设计核心技术,实现了储量资源和井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让南一区西部重新构建起了良好的开发秩序。经过数值模拟和初步的现场实践证明,这套井网可以支撑未来10年乃至20年的水驱和化学驱高质量开发。

看落实——“一盘棋”推进高效建产

围绕南一区西部“压舱石工程”,大庆油田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一盘棋”推进南一区西部高效建产,探索构建起老油田高效开发新范式。

产能建设时期,面临规模巨大、时间紧迫、环境复杂、安全环保风险极高的挑战,采油一厂创新实施了“5×3”管理模式,实施“钻井运行、井站建设、投产投注、环境治理”一体化运行。

开发建设过程中,通过探索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率的运行机制,建立新的用工方式和管理模式,创新技术成模式,总结经验树典型,打造出高效开发品牌以及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新能源综合利用的示范区。

采油一厂结合南一区西部开发生产特点,形成了以“五大开发技术”为核心、“四项管理体系”为保障的“压舱石工程”顶层设计思路,并在实践中积极总结,创新发展了4项开发调整技术,即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由“宏观定向”转向“微观定量”、水驱控水提效技术由“人工分析”转向“智能决策”、三采提质增效技术由“定性调整”转向“定量优化”、套损综合防控技术由“问题治理”转向“超前预防”,在产能建设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实现可持续效益稳产。

当前,南一区西部“压舱石工程”已成为规模效益建产的样板工程。其经验成果被油气和新能源分公司形成《老油田“压舱石工程”工作指导意见》,为集团公司其余9个“压舱石工程”项目提供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全面指导。

看前景——打造更多的“压舱石工程”

2023年,南一区西部“压舱石工程”完成原油产量超百万吨,展现了巨大的开发潜力。

2024年,采油一厂将继续推进专班管理工作,聚焦技术提效、调整增效、管理创效等工作,升级推进方案设计最优化、跟踪调整规范化、配注管理专业化以及日常管理网格化,将采油一厂多年来形成的开发经验、成熟技术进行集成应用。专班下设10个推进组,开设10大课题研究,全面推进、完善、总结“压舱石工程”经验模板,打造产量“压舱石”、效益“压舱石”、增储“压舱石”、管理“压舱石”。

目前,南一区西部“压舱石工程”正全力做好水驱、三次采油的跟踪调整、数字化建设等推进工作。

据采油一厂地质研究所动态一室主任黄一洺介绍,在水驱方面,他们围绕“注够水、注好水、注准水”目标,不断优化注水方案调整,并加大了智能化方案设计,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决策技术,探索智能分注技术应用,形成地质工程一体化高效措施挖潜。目前已应用100口井以上,平均单井增油5.2吨,创造了历史最高水平。

2023年5月份,南一区西部化学驱正式投注。针对南一区西部二三类油层同步开发的特点,他们优化驱油方案设计,采用抗盐聚合物进行开发,同时创新提出油层梯次动用设计方法,预测提高采收率较原设计方法可多提高一个百分点。

在管理上,南一区西部所在第五作业区紧抓“老井稳产、措施增产、新井上产、管理促产”四条工作主线,针对原油、液量翻倍等情况,推进高产井特护管理、停机井管理、异常井一体化管理等方法,针对转油站、污水站等站库,大力提升数字化覆盖率,实现产量稳步增长。

“从去年开始,我们又优选了两个区块,准备‘复制’南一区西部‘压舱石工程’工作思路,打造更多的‘压舱石工程’,助力采油一厂保持原油高质量稳产。”崔建峰说。

热门推荐
二版右侧栏 2024-01-25 10:58:57
给地下岩石做“CT” 2024-01-25 10: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