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小屋”,一个关爱身体一个治愈心灵

2024-01-25 10:57:51 

两个“小屋”,一个关爱身体一个治愈心灵

○本报记者 伊丽娜 通讯员 李岩

在采油三厂工艺研究所,有两个“小屋”颇受员工欢迎,用他们的话说,“一个关爱身体,一个治愈心灵。”

两个“小屋”,名曰“健康小屋”和“心灵驿站”。“去年以来,集团公司提出‘始终把员工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不难看出企业对员工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为此,我们积极构建大健康模式,打造两个‘小屋’,就是要引导健康生活理念,激发员工新的活力。”工艺研究所党委书记姜云柏说。

走进“健康小屋”,AED、制氧机、血压仪等10余种医疗设备逐一陈列,侧面还有一排常用紧急药品储存柜。在这里,每个月都有专家巡诊,定期对员工的身体进行关照。如果平时身体不舒服了,也可以来到这里调节一下。

财务主管许昱红腰不好,是“健康小屋”的常客,“午休时,我经常来小屋烤烤电,伏案工作一上午,缓解一下,既方便又有效。”

“健康小屋”有一本“明白账”,日期、姓名、血糖、血压、尿酸、血脂……参与体检的每名员工的身体指标都记录在上面。自“健康小屋”开放以来,累计有130人次参加过健康体检,排查出异常指标两人,通过提前干预,帮助两名血糖高的员工将血糖恢复到正常水平。

“我们还为‘健康小屋’辐射范围内的员工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严格落实健康包保制,让员工对自己的各项指标变化和身体健康情况有基本的了解和把握。”“健康小屋”管理员冯华胜说。

与“健康小屋”一壁之隔的是“心灵驿站”,这里不仅有涵盖政治、历史、文学、心理、健康、业务技能等多个领域的书籍500余册,还定期开展丰富的心理实践活动。

“约你一起读书”活动,让工艺研究所200多名员工聚在一起,线上分享读书体会,活动历时9个月,阅读书目8本,上传音频196个,阅读参与率达到76%。

神秘有趣的“OH卡牌”“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活动,引导员工主动倾诉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心健康。截至目前,“OH卡牌”心理活动已经开展8期,缓解了员工的焦虑情绪,得到频频点赞。

“催眠疗法助力戒烟”活动更是受到大家的喜爱,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引领下,参与者闭上眼睛,经过“酸柠檬测试”“渐进式放松”“催眠厌恶”3个阶段,帮助吸烟者从潜意识里重视并主动改掉吸烟习惯。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工艺研究所在创建健康企业中不断创新,将健康理念融入学习、工作、生活的每天、每分、每秒,让员工遇见健康,遇见快乐,也遇见更好的自己。



一根跳绳跃出工间精彩

为调节紧张的工作节奏,增强员工体魄,采油六厂地质研究所开展了工间跳绳活动,晒晒数量、比比速度,成了工间小休的快乐源泉。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为了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跳绳队伍,多个业务室联合开展了跳绳竞技比赛,将个人一分钟跳绳、5分钟耐力跳、5人接力跳作为比赛项目,办公用品作为小奖品,参赛的队员跳得“脸红心热”,观看的员工喜气盈盈,奖品虽小,却收获了自信、健康和快乐。

几分钟的“心跳加速”为科研工作带来了“加速度”。动态室青年技术骨干魏广蕾原本不爱运动,加入跳绳队伍后,去年不仅赢得了接力跳的一等奖,还收获了超足的精气神儿。她负责两个作业区1039口油水井的水驱动态分析、跟踪调整、措施挖潜等日常工作,事多且杂,总有头脑混沌的时候。每到这时,她都会拿起跳绳,几分钟的运动让她更有活力,思路更灵活。去年,魏广蕾和同事在众多井中找到了一口初期日产油25吨、年产油4000吨的高产井,助力两个作业区圆满完成了2023年产量指标。 文/本报通讯员 冯薇澍



精彩比赛“花样来袭”

运动不止,凛冬不寒;挥洒汗水,健康体魄。为丰富员工业余文化生活,积极打造健康企业,采油八厂第二作业区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的“全民”系列体育比赛。

系列比赛融合了“趣味”“欢乐”“竞技”特点,以个人“秀”为主。比赛过程中,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选择乒乓球、台球、定点投篮3个项目中的任意项目。在为期一周的比赛时间里,参赛员工利用休息间隙,以“球”会友,切磋技艺。无论是乒台上飞速旋转的小白球,还是台球案上激情碰撞的五彩球,都给员工的忙碌生活带来了欢乐。尤其是定点投篮项目,男女组同场比拼,选手们都将注意力集中在篮筐上,不断调整角度;观众们则时而为精彩进球欢呼,时而为错失机会长吁短叹,无论场上场下,氛围都很热烈。

此次系列比赛受到了广大员工的一致好评,既为大家提供了运动休闲时光,也锻炼了身体,更成为加深友谊的桥梁,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取得了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文/本报通讯员 王娟





用“心”营“灶”健康美食

“听说,今天食堂又有新花样了?”“是的,每周三是‘健康饮食日’,咱们快去看看。”在食堂门口,电力运维分公司电力运维五部员工正在讨论全新推出的“健康饮食日”。

走进餐厅,五彩蔬菜沙拉占据颜值和营养C位,平时常见的米饭、馒头被杂粮饭和玉米、地瓜代替,手撕鸡胸肉、水煮大虾、炝拌西蓝花,色、香、味俱全,再加上每日靓汤和餐后水果、酸奶,员工纷纷竖起大拇指。

为了让员工慢慢适应并接受“淡口味”,电力运维五部分阶段逐步推进“三减”菜品,同时,细心把控食材安全,严抓采购、入库、出库、制作等环节,保证所有食材品质可验、源头可溯、风险可控;用心提升厨艺水平,对食堂从业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改良烹饪方式,减少油炸、煎烤类食品;精心制定健康配餐,公共营养师牵头收集整理《99种食材营养成分手册》《40种菜品营养功效手册》,对菜品进行营养分级,满足员工一餐能量和主要营养素需求,让员工吃得营养,吃得健康。

文/本报通讯员 李嘉琪




“随机下车”守护美好“食”光

“王书记,昨天我们吃的是红烧排骨、酸辣粉,今天中午吃水煮肉片、炸带鱼,餐后还有水果、酸奶,留下来跟我们一起吃吧!”采油四厂生产保障大队管焊一班员工热情地邀请道。

“大家吃的好就行,快去吃饭吧!”生产保障大队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王占彬一边和员工拉着家常,一边把大家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记录下来,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赶去另一个班组食堂。

自油田公司关于健康企业创建相关要求下发以来,这个厂生产保障大队合理安排饮食结构,在原有四菜一汤的基础上,增加餐后水果和奶制品,并陆续在厂区食堂推出蒸菜、减脂餐等营养健康菜品,满足了员工多样化的用餐需求。

为了扎实推进创建工作落实落地,这个大队的主管干部带领后勤管理人员采取“随机下车”的方式,深入员工食堂、培训食堂和基层班组食堂,检查了解基础设施、卫生保障、饭菜种类等情况,建立食堂管理隐患台账,形成检查、销项、整改闭环管理模式,促进餐饮服务品质不断提升。

文/本报通讯员 张文鑫




“健康小屋”点亮队伍管理“红绿灯”

“刘发成,血压太高,今天不适合上岗作业,留后线配合小队领料发料。”

这几天,电力运维分公司电力运维八部的“健康小屋”引来了众多关注,各小队干部纷纷组织“重点人群”,每日来到“小屋”量一量、测一测,测血压、测血脂、测血糖,指标异常亮“红灯”,及时叫停当天上杆作业;指标正常亮“绿灯”,正常安排上岗工作。

作为特种作业人群,员工健康一直是电力运维八部关注的重点。为了及时掌握员工健康状况,确保安全生产,这个部设置了“健康小屋”,并为“小屋”配备了健康检测一体机、血压计、体温计、急救包等设备设施。

“小屋”选址也很用心,就设置在员工每天进出的必经地——大门口,每天上班,员工可以“顺道”来小屋测量一下,看看指标。如今,“小屋”已经成为员工的每日“打卡地”。不仅如此,他们还依托医疗机构体检结果和小队自查情况,为每名员工建立健康档案,全面调查患有基础疾病、重大疾病人员,并划分出重点关注人群、慢病及异常人群,定期监测问询、一对一观测,对血压不稳定等职业禁忌人群持续关注,全方位提升员工的健康指数。

文/本报通讯员 马桂艳 任诗语




这些小物件

怎一个“暖”字了得

一个小药瓶、一张鼠标垫、一幅创意海报,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物件,却承载着中油电能热电二公司对员工的责任与关爱。

走进办公室,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名员工的钥匙上都挂有一个“小葫芦”,这不是简单的钥匙扣,而是热电二公司专门为员工设计的小药瓶。瓶体由316医用级不锈钢制作,瓶身分为上下两部分,分别装入了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急救药品,为紧急情况提供一份保障,为生命救助争取“黄金时间”。

走进集控室,一排“多巴胺”配色的鼠标垫整洁统一地摆放在桌面上。这个公司从普及健康知识、做好健康养护角度出发,为岗位员工专门定制了“健康伴我行”特色鼠标垫。工作时,员工随时都能看到热量需求数量、健康指数对比、平衡膳食标准、心理健康保持等内容,让健康时时相伴。

走进心理活动室,一幅幅脑洞大开的创意海报映入眼帘。为营造“我讲健康、我会健康、我要健康”的良好氛围,这个公司组织员工在统一制作的海报模板上,从饮食健康、运动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创意设计,让健康经验人人共享。

文/本报通讯员 杨婧婕




“一站三降两动”

守好员工健康关

采油四厂第八作业区杏十一集输班将健康管理作为红色网格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探索实施“一站三降两动”行动,着力打造健康向上的班组氛围。

打造“一站”,让健康管理更有温度。这个班组将活动室拓展为“健康驿站”,设置员工健康分析表、重点关注人群健康包保表和员工健康情况趋势图,实时监测员工身体健康变化情况,方便紧急情况及时救治,为员工进行自我健康管理打开方便之门。

实施“三降”,让健康管理更有尺度。这个班组在午餐菜品配置上实施“三降”举措,网格员指导食堂合理配置菜品,精准计算油、盐、糖使用量,实现了“低油低盐低糖”饮食。

开展“两动”,让健康管理更有热度。这个班组以无烟环境创建工作和“健步走网络公开赛”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健步有约,无烟同行”活动,培养员工运动习惯的养成和不良嗜好的转变;组织“健康达人”评选活动,以网格为单位推选,树立榜样,鼓励更多员工关注自身健康,加入健康行列。

文/本报通讯员 张王斌




采油七厂首台

“大风车”安装成功

1月12日,采油七厂葡二联地区小型分布式电源集群应用示范工程现场人头攒动,步履匆忙,都在为该厂的首台风电机组安装忙碌着。

8时,施工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顶着零下23摄氏度的低温,对风电机组进行最后的检查和确认,随后,安装工作按计划稳步展开。起吊、安装、调试,11时,在各路人员的紧密配合下,第一台“大风车”成功“站”了起来。

据了解,葡二联地区小型分布式电源集群应用示范工程二期风电工程,风力发电部分将新建5兆瓦风电机组两台、110米钢质圆锥塔筒两套、撬装化变电站两座,设计年发电量3125万千瓦时,年可节约标煤3841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986吨。

图为施工人员准备吊装风电机组风轮。

本报特约记者 刘广地 摄



热门推荐
给地下岩石做“CT” 2024-01-25 10:50:10
安全速递 2024-01-24 07: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