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爽 通讯员 孟华
近日,在首届全国化工和医药行业班组职业技能竞赛决赛中,作为中国石油唯一一支进入决赛的参赛队伍,炼化公司化工生产二部磺酸盐作业区运行一班参赛团队获得团体三等奖,并被授予全国化工和医药行业优秀班组称号。
荣誉的背后,承载着使命和责任;荣光的背后,凝聚着努力与汗水。近年来,随着三次采油技术的推广,石油磺酸盐已经成为大庆油田提升石油采收率的必须品,产品需求也逐年升高。
“我们班组在‘三基’工作中,强化‘五型’班组建设,突出质量在班组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明确了班组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班长高源介绍说,“在故障处理、技改创新、设备维护和节能降耗上,我们扎实开展质量改进和质量提升活动,以饱满的热情和认真的态度关注用户需求。”
同时,他们将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装置生产运行操作和班组建设全过程,始终秉承“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理念,员工坚持“质量第一”的法则,以“生产优质产品,服务百年油田”为目标,把石油磺酸盐馏出口合格率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首要标准,着力提升班组的质量管控能力。“我们引导员工从岗位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全身心融入生产要素全过程,积极探索改进石油磺酸盐工艺流程,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狠抓提质增效,提出多项合理化建议,为坚决打造提质增效精进版奠定基础。”高源表示。
在班组基础管理方面,他们落实《班组建设管理办法》,强化“三大纪律”执行。在员工能力建设方面,严格要求每一位员工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熟悉重要联锁内容,熟练掌握应急处置程序和“一分钟应急操作卡”。通过员工能力评估,确定了重点改进方向。班组经常进行内部经验交流,不断提升成员的操作与应急能力,确保装置长期平稳运行。同时,他们高度重视安全管理,交接班常念“质量和安全经”,通过“说案例,促警醒,勤检查,消隐患”的方式,营造“人人相互监督”的氛围,全力构建质量安全生产体系。
此外,在创新引领上,他们瞄准节能降耗,打造班组文化。将装置反应器清洗系统由原来的连续循环48小时改为40小时。实施后,在清洗效果未降低的前提下,节约了装置的物耗能耗。在此基础上,他们又提出清洗系统由连续循环40小时改为浸泡24小时,浸泡前后间歇启泵建循环,用此方案清洗泵仅需16小时,目前该方案正在三套装置中试验,清洗效果较好,大幅缩短了清洗泵运转时间,进一步节约了物耗和电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