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前面
每到“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质量”“安全”“科技与狠活”等词汇就会霸榜热搜,引发关注。
在大庆油田干部员工心中,每天都是“3·15”。回眸大庆油田6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到“五毫米见精神”“万里测温”……一个个优良传统、经典故事中,无不体现着大庆石油人以“质”取胜的“质”胜法宝。
时至今日,大庆石油人从未将目光从“质量”上移开,始终把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时刻从严从实、勇毅前行,以过硬的作风为油田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杨玉君
 
细致入微抓好产建项目
“严格把好工程质量关、物资质量关、全员意识关三道关口,强化施工过程环节管控,促使施工计划、技术措施、工序有效衔接,全力打造精品工程。”近年来,采油六厂以提速提效为核心,在提高钻井运行效率、施工过程监督管理、快速组织投产等方面下足功夫,确保产能项目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落实、高效率推进。
历经4天现场实体质量测评、11个单体项目360多册竣工资料的详细核查,在去年的复核验收中,喇嘛甸油田南中东一区葡Ⅱ4~高Ⅰ4+5油层聚合物驱产能建设工程喜获集团公司省部级石油优质工程金奖。
“我们会定期制定详细的现场质量检查方案,分业务领域开展各类质量专项检查,确保‘每一处都盯得到,每一处都查得深’!”监督管理中心项目管理室主任徐龙江介绍说。
该项目自开工建设以来,他们紧紧围绕“精细施工保质量、安全平稳提速度”的总体目标,对工程分项、分部验收,实行跟踪、监督、记录、复查或抽查,从技术措施到实际操作中把好质量关,实施自检、互检和专检相结合,对于特别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工种和工序,坚持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具体做法,进行专项跟踪施工,从根本上克服质量通病,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都有了明显提升,彻底改变了以往“只重进度保投产”的现象,营造出了高质高效的施工环境。
针对以往单纯被动的“压”“控”措施,他们积极转换产能建设思维,从管理源头入手,在原材料及设备进场上,推行多方现场见证取样,对设备进行联合预验收,加大进场安装前的验收力度,并通过推广及创新应用新技术,进一步优化工程平面布置,使得该项目新建站土地利用系数达到69%,建设工期缩短20%,提升总体经济效益420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推动油田产能建设项目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文/摄 本报记者 王蓓萨 通讯员 许丹
 
“一表一码” 确保精准计量
采油十厂计量器具共11大类1.3万余台,覆盖所有生产区域,计量设备是否完好直接影响生产运行和原油集输管理。为提高计量准确性,这个厂健全计量管理制度、规范计量行为,探索仪器仪表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截至目前,采油十厂仪器仪表受检率保持在96%以上,荣获2023年度油田公司质量计量先进单位称号。
采油十厂质量安全环保部副主任赵勇辉介绍说,为保证精准计量,每年年初,采油十厂都会为厂内所有计量设备制定维修保养检定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专人开展计量设备维修检定工作,确保设备设施功能完好,年初至今,共检定、维护设备13163台次,所有设备运行状况良好,未出现一起因设备保养不到位而引起的非计划停输。
“我们每月随机抽查一个作业区,重点对仪表运行、现场维护、计量台账、使用安全等方面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列出问题清单,制订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通报上季度监督检查发现的典型问题,认真剖析,举一反三,保证整改效果,不断提高计量仪表管理水平,达到精准计量实效,为厂提质增效、优化生产提供依据。”赵勇辉介绍说。
“电子证书”是油田计量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提高采油十厂各基层单位自动计量人员管理水平,今年,这个厂主动创新仪器仪表管理方式,在第一作业区探索建立仪器仪表“一表一码”管理档案,打造仪器仪表量身专属“身份证”,为仪器仪表全生命周期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赵勇辉告诉记者,在设备完好运行的情况下,按时准确采集计量数据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计量仪表数量和种类多,传统仪表台账维护工作量大,有时会出现现场仪表和设备台账基础数据不一致、数据更新不及时等现象,不仅造成设备信息缺失和错误,对设备检维修和日常维修也造成影响。建立仪器仪表“一表一码”管理档案,能够实现仪器仪表从购置、检定、维护、故障处理、直至报废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避免了人工跑腿签字审批的麻烦,不但可以减轻员工工作量,更能够提高日常巡检维护质量,保障计量数据的实时性、全面性、准确性。
文/摄 本报记者 王玉 通讯员 刘申申
 
“多此一举” 达到高标准施工
“李队,今天这口井就要开始正常注汽了,咱们还是1小时化验一次蒸汽干度吗?”
“设计要求两小时化验一次,但是咱们还是老样子,1小时化验一次,这是底线!不能变!”3月1日,在试油试采分公司试验大队热采施工现场,试验五队技术负责人王瑞正在和队长李跃钢商量注汽开始后的相关事宜。
之所以要高于设计标准施工,是因为李跃钢深知蒸汽干度对注汽质量的重要性。“蒸汽干度是影响注汽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干度过低,蒸汽进入地层就会变成热水,驱油效果将会大大降低。干度过高,驱油效果的增幅反而会减缓,造成资源浪费。加大干度化验频次,就是为了能够及时掌握信息,时刻把干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每当有人问李跃钢为啥要“多此一举”,他都会耐心地给别人解释。
多年来,试验五队伍始终以建设“自主化战队”、打造“热采服务品牌”为目标,不断加强质量管理工作。他们在严格执行上级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更为细致的7项管理考核办法,完善编写了《湿蒸汽发生器操作规程》标准1项、《热采员工应知应会》操作手册1本,总结形成了“一查”“二检”“六确定”工作法,确保质量工作能够贯始终。此外,他们还加强了自身数智化建设,为井口、锅炉配备了无线传输系统,实现了注汽井口压力、温度等数据的远程传输,不仅减轻了员工的巡线压力,增加了安全性,还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实时数据,便于做出调整。
正是凭借着这股持之以恒抓质量的韧劲儿,试验五队去年在热采先导性试验战场捷报频传,全年完成15口井注汽施工,累计注汽2.2万立方米,施工一次成功率100%,仅放喷阶段就产出原油3500立方米,不仅通过了油田公司自主化战队验收,还获得了油田公司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他们也将继续狠抓质量促发展,为油田高质量发展贡献铁军力量!
文/摄 本报记者 周娜 通讯员 赵宇
 
筑牢堡垒守护数据安全
作为油田数据安全的守护者,近年来,数智技术公司北京分公司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保护工作,不断提升公司数字安全保护能力,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为大庆油田筑起一座座数据安全的坚固堡垒。
早在该分公司成立初期,国内数据泄漏安全防护领域空白,没有成熟的产品。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和不断升级的安全威胁,传统的数据泄漏防御手段已无法完全适应新的需求。他们摒弃传统思路,采用了一种全新的加密算法,并结合人工智能、IPv6、HTTPS等前沿技术,使得产品能够实时监测数据流动状态,并在第一时间内阻断任何可疑的数据泄漏行为。
在2022年国家保密局开展的“揭榜挂帅、赛马争先”活动中,他们积极响应,提交了自主研发的“网安天目”数据泄漏防护产品,历经5周的轮巡测试和严格的验证选拔,在众多国家安全厂商和信息研究所中,成为全国12家入围单位之一,最终获得该领域“榜首”。
作为大庆油田的专业化网络安全队伍,他们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走在产业最前沿,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领域前瞻布局并取得显著成果。他们对技术进行不断创新,独创研发了ATCA一体机、智能动态分流串控板卡、石油系统通用策略模型等新技术,并取得国家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7项。同时,对产品进行迭代升级,完善产品体系,研发设计出13项“网安天目”数据安全防护产品,并成功获得十三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优秀案例奖、保密科学技术奖、工信部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优秀奖、集团公司自主创新重要产品目录等奖项。
“数据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全方位筑牢数据安全保护屏障刻不容缓。未来,我们将构建以数据安全为底座的数字化技术架构,实现业务的数字化闭环,不断夯实工业互联网安全根基,筑牢能源企业的数据安全防线。”数智技术公司一级工程师王春伟表示。
文/摄 本报记者 杨爽 通讯员 侯东旭
 
“四个强化” 严把产品质量关
在近日集团公司第六届优秀标准奖评选中,装备制造集团力神泵业有限公司牵头制定的国家标准GB/T16750《潜油电泵机组》荣获三等奖,标志着该公司标准化工作又增添了新成果。
力神泵业有限公司始终秉承“关注细节铸精品,聚焦用户创名牌”质量理念,牢固树立质量至上意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该公司连续5年潜油电泵机组出厂试验合格率达100%,曾被中国机械联合会授予机械工业优质品牌称号。
这个公司在完善质量制度上下大功夫,先后修订《质量管理办法》《计量管理办法》等11个质量管理制度,完善、更新明确质量管理工作内容和责任,使质量管理工作更系统化、规范化。他们还创新质量管理模式,推行API Q1和ISO 9001质量体系等4个先进的管理方式,深化体系运行管理,优化该公司管理流程,通过开展滚动式过程审核、风险评估、内审和管理评审、日常监督检查等多项措施,自查体系运行中的影响因素和薄弱环节,发现并整改关闭各类问题71项。
“制度落实到实际就是要抓好质量精细管理,强化产品过程管控。在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中,我们实行‘四个强化’,牢牢把住产品质量关。”质量工艺部副主任韩继强说。
他们强化对供应商的质量管控,通过严格入厂检验、严控制造过程、严把出厂检验等措施,加强对合格供应商和供应链的产品质量管控;强化对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控,生产制造全过程坚持“精、准、细、严”,加强基础管理,加强检查力度,加强考核深度,及时完善技术、工艺、质量文件和记录,提升质量自主管理水平,做好产品质量过程控制;强化配件和成品的不合格品质量控制,坚持“不合格配件不上线、不合格产品不转序、不合格问题不放过”三不原则,对不合格品实施纠正预防措施,加强专人监管,重点监控;强化对售后服务过程的质量管控,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从了解用户需求、到设计开发、物资采购、生产制造、出厂检验直至用户反馈,形成一个始于用户需求,终于用户满意,不断循环提升的质量管理闭环。
文/摄 本报记者 宋美娜 通讯员 张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