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不负“赶路人”

2024-02-07 11:34:27 

○本报记者 焦丹

星光下,晨曦里,环卫工人披征衣……这是庆南工矿服务公司环卫工人的真实写照。

对于庆南工矿服务公司八百垧工矿分公司采油九厂工业区项目部主任杜秋英来说,还有起早贪黑顶风雪、“四季着工服,日行两万步,曾一个季度穿坏一双工鞋”的职责担当。

临近新春,杜秋英收到一份特别的礼物——获得油田公司2023年度“功勋员工”荣誉称号。她倍感光荣,喜悦之后又投入到工作中:了解甲方单位燃放鞭炮时间,提前准备消防设施,安排人员及时清理。

杜秋英成长在“五把铁锹闹革命”发源地,她最大的心愿是将该精神发扬光大,将辛勤的汗水挥洒在岗位上,让油田更美丽,让为油奉献的人生活得更舒适,让一线员工工作得更安心。

“上马指挥,下马作战;干得比别人多,标准始终更高。”作为项目部主任,她时刻以此要求自己。风天,她带着工具捡走小区杂物;雨天,她冒雨疏通宅前屋后积水;雪天,她现场协调清雪车辆,确保道路畅通。

去年刚入冬,便下了几场大雪,雪落地后被车辆压成冰面,她以雪为令,带领员工边下边扫,确保人车出行安全。11月22日这天,雪越下越大,看着劳作一天的大家,她看在眼里、疼在心上。22时,她一个人开着电动车装上融雪剂,来到车辆多、道路易结冰、安全风险大的公路桥,一锹锹洒在路面上。

因为这场大雪,杜秋英3天没怎么合过眼。哪个路段路况严重、重点路段是否设置安全标识、大家工作还有哪些难处、还可能发生什么突发状况……“睡不着,心里总惦记,一闭眼脑海里就像“过筛子”。油田物业‘以雪为令’是老传统,石油人的奉献精神在我们创业庄不能丢,还要将根扎得更实。”她说。

杜秋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根据经验,她总结推广“日沟通、周回访、月汇报”的“秋英工作法”,做到“沟通无界限、服务无缝隙”。

去年深冬时节,杜秋英得知甲方单位附近的人工湖施工,路面存在安全隐患,第二天天没亮,她就张贴好安全提醒;甲方辖区齐家北院没有保洁员,向她求助,她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打扫;甲方没有打草修树设备,她出人出设备,及时修剪草木;甲方三区公园施工,残留垃圾施工队未到位,她带领环卫工人清理路上的沙石、沥青块和尘土。

四季更迭,杜秋英带领着队伍风里来雨里去,既肩负着分担区内的职责,又承担起无人承担的分担区工作。春天,清理硬实的路面;夏天,清理道路淤泥;秋天,打扫地面厚重的枯枝落叶;冬天,清理积雪冰面。“有困难找秋英,秋英面前无困难。”这句话一直流传在甲方。

工作上是“铁娘子”,私下里是贴心大姐。杜秋英所在的项目部有58人,人多了难免有磕磕绊绊,她从不偏袒谁,有问题及时解决,并时时关心大家。她常说:“一支队伍就像一个家,互相理解体谅,干工作才能舒心。”环卫工作辛苦,夏天一碗绿豆汤、一根冰棍、一顶遮阳帽送到员工手上;冬天热乎乎的早餐送到几公里外的姐妹手中;清雪会战,大家需长时间在低温环境中工作,她就提前备好棉帽、棉手套和加热鞋垫。

项目部里,每个人都能讲出杜秋英的好。员工姜玉霞长时间清雪引起胃病,杜秋英急忙买药送去;员工梁宏银连续清了几天的雪,手腕肿了起来,杜秋英买来药剂喷雾和膏药,叮嘱做好防护工作,并帮她分担工作;员工李立平家的老人生病住院了,爱人在医院陪护,他吃饭成了问题,常常就是对付一口面包、火腿肠,杜秋英得知后,总是从家里给他带上一份热乎饭菜。

这些年,杜秋英凭借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工作态度,先后获得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油田公司“杰出员工”“巾帼建功先进个人”等荣誉。新的一年,她信心满满,她要带着项目部继续为油田贡献庆南力量,向着更良好的口碑、更优质的服务继续前行。

热门推荐
星光不负“赶路人” 2024-02-07 11:34:27
争做研发“领头雁” 2024-02-07 11:33:30
冲锋环保最前沿 2024-02-07 11:32:31
仗剑逐梦“无人区” 2024-02-07 11: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