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最讲认真”挺进国际高端市场 ——记油田公司功勋集体、工程建设公司国际工程事业部第十二工程部(坦桑尼亚区域项目部)

2024-02-07 08:24:52 

○本报记者 林立叶

毗邻大西洋的坦桑尼亚,有着蔚蓝的大海、白色的沙滩、无边的红土地和高大的猴面包树。在别人眼里,这里处处是风景,可是在工程建设公司国际工程事业部第十二工程部(坦桑尼亚区域项目部)的干部员工眼里,这里却充满了风险和挑战。

坦桑尼亚区域项目部承建的东非原油管线MST项目是工程建设公司第一个跨入EPC国际高端领域的标志性项目。该项目启动两年多以来,项目部在西方业主的严苛要求下,经历了“开荒”时的艰辛,中西方企业管理哲学的差异,属地语言不通的困境,技术方案多次澄清的窘境,属地分包商达不到入场标准的尴尬……但全体员工坚守初心、百折不挠,以“最讲认真”的精神在异国他乡叫响了“大庆品牌”。

“海外市场风云多变,想要站稳脚跟,不仅要靠过硬的实力,还要有先进的管理办法。我们将‘事前算赢’的精细管理贯穿始终,加强项目团队内部沟通和资料共享,组织编制、优化项目执行方案,持续推进提质增效,突出成本领先、效益至上。”坦桑尼亚区域项目部经理郭立勇感慨地说。项目部在项目执行的每一个环节中,时时、处处讲严实,讲认真,能省下的成本一分不多花,能算出的利润一分不放过。

他们以“一切成本皆可降”为原则,多次组织开展设计优化工作,通过降低钢材使用量120吨,有效节约成本约30万美元,通过优化变更水泥型号,推行属地化采购,降低采购成本75万美元。

在采购管控上,项目部精打细算,节流成本精准到位。由于业主审批效率低、周期长,审批时间经常超过1个月,为此项目部采取会议沟通、系统纠偏等形式协调业主提高审批效率。同时,项目部对钢结构与工艺材料采取框架协议的方式推进采购,配合国际采办部执行采购策略和全采购流程,高质量地完成了储罐项目里程碑物资——储罐钢板的PO签订、文件报批及生产和质量验收工作,大大节约了项目实施成本。另外,项目部还强化变更管理,充分维护自身权益,截至目前,累计签订变更单16份,实现变更金额365万美元。

“我们‘走出去’,不单单是为企业创效益,还要践行好‘一带一路’倡议,为中非友好合作贡献‘建设力量’。”郭立勇说,东非原油管道项目是把产自乌干达的石油通过管道输送到坦桑尼亚的出海口,可由于坦桑尼亚石油极为匮乏,石油工业基础几乎为零,专业技术人才十分缺乏,“我们就想依托项目为当地培养出一批具备石油工程技能的专业人才。”在当地政府和业主双方的大力支持下,项目部与当地两家职业学院合作开设了H3SE检验员、电工仪表操作员、重机械操作员、焊工等8个岗位的免费培训课程,为当地居民开启了一条“谋生之路”。

目前项目部共有员工533人,除一部分中方及国际雇员外,来自当地的雇员多达423人,其中80余人来自属地技能人才培训班,166人来自周边社区,属地化比例达到79%。项目部还组建了一支国际化的H3SE管理团队,秉承“零伤害、零污染、零事故”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体系上,由国际雇员完善体系文件,建立现场管理机制;在实施运行上,由国人作为桥梁纽带,和项目其他部门进行沟通,确保对安全工作的全面支撑及把控。

“看着现场不同肤色、不同国度的人穿上印有中国石油标识的工装,看着这么多人、这么多家庭因为项目改善生活水平,甚至改变命运,我们都为自己能够代表大庆油田‘走出去’、为促进中非友好合作贡献力量而倍感骄傲和自豪。”郭立勇激动地说。

远征东非,让原油管道连通异域,让“一带一路”造福世界,坦桑尼亚区域项目部以“最讲认真”的精神把项目建设好、把品牌树立好、把责任践行好,将大庆红旗牢牢立在非洲大陆上!

热门推荐
管理达人 2024-02-07 08:03:26
岗检连环画 2024-02-07 0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