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医生”勇担铁军重任 ——记油田公司功勋集体、井下作业分公司修井二大队203队

2024-02-07 08:25:24 

○本报记者 王继红

这是一支服务过硬、能力过硬、技术过硬、作风过硬的修井队伍。

建队36年,井下作业分公司修井二大队203队始终牢记“修井人就要把井修好”的职责使命,承担着油田油水井大修、疑难复杂井处理等施工任务,累计完成修井1200余口,修复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以高超的“医术”成为甲方信赖的“免检单位”。

修井203队党支部书记徐亮介绍说,近年来,他们紧紧围绕油田恢复产能实际需求,以提速提效增强保障能力,从2013年以来,连续10年年修井60口以上,无安全生产者责任事故。

结合行业特点和队伍实际,他们认真总结施工经验,形成了“一中心、四落实、五提前”的精益化修井生产组织模式,即围绕“提速提效”这一中心任务,开工前抓好井史、井况、井场、备用井号的情况落实,针对井场搬迁、保障措施、特殊工艺、升级管理、极端天气等5大工况做足“提前量”,先后制定了4大类79小项前置工作清单,真正做到了重要点项明确、运行衔接顺畅、生产变量可控,全年施工始终保持当天搬迁、当天准备、当天起下管柱的运行节奏,整体搬迁速率提升57%,为修井行业高效组织提供了新范式。“我们因为队伍资质号是D10001队,还曾被甲方誉为‘万里挑一’的修井尖兵。”徐亮说。

“创新不止步、赋能永向前”,2023年,修井203队认真落实油田“探索平台化施工”的相关要求,率先开展了“平台化+自动化”运行和非专业化辅助工序改革试点工作。

“前几年,我们先后实行了‘设备轮转制’‘连队负责制’等专业化运行模式,修井有了新的发力点和增长极。新的试点工作,更进一步挖掘了生产要素潜力,让我们在固化前期经验成果的基础上,仅用336天就创造了月交井11口、年施工过百口的油田大修井历史纪录,开启了修井事业成长的‘第二曲线’。”修井203队队长马书瀚说。

在探索过程中,修井203队成功破解了制约大修行业发展的诸多困难,突破了限制保障能力发展的瓶颈性问题,改变了30多年的修井行业生产运行的固化模式,形成了平台化运行的最佳人员配比,有力解决了用工短缺的突出问题;通过推广“操作机械化、设施自动化、控制集成化、辅助专业化”的设备配套,大幅降低了员工劳动强度,实现了岗位用工再精简、施工时效再提升、现场管理再升级的改革目标,单井施工周期缩短1.1天,施工效率提升14.1%,施工能力提高38.9%,单人创效提高30.1%,为井下作业分公司进一步推广平台化运行提振了信心、打造了模版。

近年来,随着油田中后期修井难度不断增大,修井203队不仅锚定完成多修井目标,更聚焦提升修好井的本领,努力提升修井技术攻关自主化、实用化程度。

针对注采关系不平衡,地层运移产生大量大位移错断井,已有打通道技术措施收效甚微的现状,他们主动承担“大位移活性错断井修复技术”试点任务,及时成立疑难井治理技术攻关团队,通过调阅上百口井的钻井、录井、作业施工资料,深入分析地层压力、地质结构、套损套变规律,开展修井工具现场论证试验等举措,成功配套研制出5类23种专用工具,形成了16项针对大位移断口的稳、找、通、修、捞革新技术,治理成功率由2.1%提高到70.9%,施工周期缩短11.3天,推动油田大位移套损井治理技术实现跨越性突破。

“施工一口井,树立一个样板,创造一个品牌”,多年来,修井203队始终保持着“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党员骨干带头奉献,党的堡垒筑在现场”的优良传统,让“有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的拼搏精神在全队上下蔚然成风。

“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提升‘油田医生’的能力本领,不断发挥修井尖兵示范作用,以更加精细的管理、更加成熟的技术、更加顽强的作风、更加优异的业绩,在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百年油田的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徐亮说。

热门推荐
管理达人 2024-02-07 08:03:26